非
其实说起来,《风雨哈佛路》这本书由朋友推荐买来,却孤置于书架一隅已有一段时日了。及至有一天苦于无书可读,在书架前摩挲辗转一番,决定把它拾将起来开始读起。此一开篇,竟不能稍止,许久未这般地茶饭不思一口气读完方罢。那种感觉,仿似不意间误入了一个奇妙世界经历了一段奇幻境遇,与那个坚强、优秀的好女孩儿一路同悲共喜、相伴成长奋斗。她称得上悲惨的不幸童年令我扼腕喟叹,她超越年龄的乖巧聪慧令我疼惜不忍,她最终完全靠自我创造出的美好人生令我惬意心慰、感鸣喝彩。
如果要我做朴素的一句话的总结与评论,我会说,这是一本难得的良心好书。就如同一本好书应该做到的,使读过它的人们有所悟、有所得。
思考之一,是关于人之初命运的不公平性与不可思议性。书中主角,那个身世不堪的女孩的童年,令我想起很多年前读过的,作家余华并不似《活着》、《兄弟》那般有名的一部作品——《在细雨中呼喊》。如果说《活着》是贯穿一个成年人终生命运的不可解的悲剧之环,告诉我们人生的悲惨与残酷可以达到怎样的地步,那么这本书则是聚焦一个人的少儿时代,让人对“童年的残酷”性产生深度思考的一部作品,也是我不短的读书生涯中留下极其深刻印象和触动的几部书之一。当年读《在细雨中呼喊》时那种细细麻麻的难过填充着心房,密不透风地笼罩着、压制着心脏,让我至今想起来还似要即刻透不过气来般灰心、无措的感觉,在读这部书前半段时再一次扑面席卷而来。
同为讲述由家庭出身而来的童年悲伤,从这个层面上,《风雨哈佛路》与《在细雨中呼喊》有一种高度的契合性。世界之不公平,人与人由家庭出身而决定的人生起点之不公平,由这两部作品,可窥一斑,更带给阅读者的我们这样的自我拷问——如果是我身处那样的环境与人群,是生命起点那般杂乱、糟糕的生命主体,我会如何,我该如何?这难道不是对每一个于人生有所思有所求的人的必然拷问么!
我想,若无意外,若无特别的慧根和悟性,99%的可能选择,将是维持最无需努力的原状——生于怎样的环境和人群,便安于怎样的环境和人群,在暗黑不见五指的底层徒劳地挣扎、挣扎,终至死去。也许只有极微小比例的少数明慧之人,才做得到凭借艰苦卓绝的努力,再加上一些不可知的机会与幸运,得以挣脱那个似乎是他们避无可避的宿命的可怖世界。想象一下,身处那样一个不见丝微希望和前景的成长环境而能不心安理得地随波逐流、自我放逐,历尽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厄、打击而能坚持兀自坚强向上、不断成长,凭一己柔弱之力打下不啻站在世界顶端般的光明未来(跨入哈佛),其中之苦、之痛、之奋力,岂是三言两语足以道尽言说的!真是应了那句话——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忍着眼泪坚持奔跑的人!而我们作为旁观者、读者,通过文字感知、感受这样一部活生生发生于现实世界,当得起“波澜万丈”四个字的完全素人人生逆战史诗,又怎一个酸爽、痛快、感佩了得!
思考之二,关于人生的密码。人活一世,幸与不幸,成功与失败,最根本、决定性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这本书从某种层面上,或许隐隐揭示了那个谜底。
书中女孩的父母无疑是值得同情的。他们的人生未及自我选择便始于惨痛,且最终也终于惨痛。他们终生未能挣脱他们生身、成长的那个世界,来世上这一遭,就像只为了被动演出上帝误排的卑劣、乱糟糟的闹剧一场,人生的光亮、美好、成功,于他们,不过永远无法触摸的幻境一场。而这样的沉沦悲剧,到底谁之罪,该控诉谁?
可悲的是,我们都看得出来,他们的人生这一场悲剧,一半该控诉上天的不公,令人类无可选择自己的生身之处,有些人一出生便被置于不利。但另一半该控诉的,终究是他们自己。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逻辑上的合理性的。致他们于人生终点之万劫不复,他们自身同样有不可饶恕的一宗原罪——自我意志的严重缺失!
终其一生,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对这个世界,从未有过明确的认知、确定的方向、坚定的信念。他们的整个人,从思想上、意志上、心理上、行动上,从内到外,从精神到肉身,都是垮掉的,无法自我把控和自我负责的。一直到死,他们从未成年和开悟过。我甚至怀疑,在他们不算短的一生中,可曾有过一时半会儿、一丁点儿关于人生认真的、深度的思考?无法自我负责,就更遑论如何对他人负责了,所以他们的人生,只有随波逐流、不断沉沦这唯一的路可走,他们能给予下一代的,也只有糊里糊涂赋予他们生命这一项馈赠。
这样被他们麻木无所知地带到这个世界的孩子们,他们的命运会如何?对他们来说,出生本身恐怕就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出生于、成长于这样一个世界,等待他们之中大部分人的命运,是跟他们的父辈一样,深陷于这个底层世界无法挣脱,最后的结局也跟他们的父辈一样,在某个月朗星稀夜在某个旮旯角落悄悄离开这个他们又爱又恨的世界吧?
这些人,他们对命运,也不是没有过抗争的。女孩的父母,也曾有过时不时的一段清醒期,远离毒品,振作精神,把生活、家庭和孩子们安排得井井有条、安然有序。但这样的清醒于他们,太稀有了,只是一种阵发性的偶然,没能像正常社会中大多数过着正常生活的人们一样,成为他们的生活伦理和生活秩序本身。而他们,也太惯于为自己的沉沦找借口——用他们曾经的痛苦。不断咀嚼和扩大痛苦经历,无休止地舔舐往日的伤口,令自己永无宁日地浸淫于痛苦中,这种自我麻醉比起毒品更致命,更让人上瘾。这种思维的毒,令他们在精神上成为永远的弱者、失败者。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未曾经历痛苦,所谓强者,也从来不是从无痛苦的人,上天在这一点上无比公平。所不同的只在于,弱者轻易被痛苦打倒,而强者,踏着痛苦前行,忍着痛苦奔跑!
对痛苦、对人生的不同态度,个人意志的孱弱不堪,决定了他们极度缺乏对自身的掌控能力。他们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思想、身心,无法安排好自己的每一天、自己的时间精力,无法面对和解决人生中时时扑来的种种艰难。他们的应对之策永远只有一种——逃避和享乐于一时。他们选择这种最不费力气的活法,在曾经受伤的合理借口下,心安理得地待在原地,做弱者下去。就这样,一次次的逃避、放弃带给他们的唯一结局便只有一步步后退,直至退无可退,此生就此沦陷。意志的软弱,让他们成为自己人生的失败者,也令他们的子女,被动接力他们失败的人生。
而这种意志力,与受教育与否有关,但也绝不是必然的决定关系。女孩的父母是受过一定教育的,尤其父亲,终其一生都可隐约看到一定智商与智识水准的折射,而女孩最终之所以能跨入哈佛的大门,不能不说在某种程度上受此基因和家庭影响所致。可见,有知识而无意志,对人生同样致命。
所幸,与很多同样境遇的底层家庭不同的是,女孩的父母虽然未能担负起为人父母者的责任,但起码,他们给予两姐妹的父母之爱,是真实而真挚的。他们给了两个女儿也许是他们能力极限的爱与家庭温暖。或许就因为这一点不同,使得她们姐妹至少在情感和人性感知上是正常和健康的,这种爱与被爱的能力,成为女孩挣脱那个脱轨的疯狂世界,最终得以回归正常世界的最大的内在支撑。当我读到最后结局,她们的父亲,那个一生无害、有爱、不失才华,却致命地极度缺乏自我意志、逃避型人格、从未真正担当起父亲责任的男人,得益于两个好女儿艰苦卓绝的自我奋斗而最终得享晚福的大团圆场面的时候,我感觉是那么得欣慰,甚至比读到女孩跨入哈佛那一场景时犹甚!
是的,好在还有爱。这是最本质、最坚实的力量,足以支撑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在这个冷酷无情,但同时只要努力寻找,其实还不乏温情与机会的人间修罗场,勇敢面对上天和世界抛过来的一切苦难,永不言弃,抗争到底!
以我个人理解,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恐怕就在这一点上。它似乎隐秘实则昭然地揭示了决定人生幸与不幸的两个终极要素和密码——爱与意志。
而细细品将起来,不单只它传递的精神内核的东西、无形的东西,这本书从它的文字演绎上,也是达到了一定层次的。从它的书名刻意标榜“哈佛”二字上,可以想见这应该是一部很切题、正统的励志类书籍,尤其加上“风雨”二字,更可想见这条路跋涉之不易,而凸显出的励志意义。但读完后却觉得,若就此将其视为一般的励志图书,恐怕真有些埋没或者说降低了它在很多方面的价值,比如说在文学性上、情感感染力上等方面达到的水准。虽然主人公还算不上已经取得了耀眼普世性成就的著名人士,但这本书既是以一个女孩的现实性成长为主题的真实作品,视其为一本传记也似乎是不突兀、更为合理的。而从主题完成度上,这本书也已经充分达到了描述事件的完整性、层次性标准,把一个女孩由不幸童年自我成长至跨入哈佛大学的一段人生脉络清晰而流畅地描绘了出来,真切而说服力充足,读来丝毫觉不出一般励志类图书打了鸡血般一味鼓动性或推销意味、然内在价值普遍缺失的不足感,只觉得一路被女孩的经历和感受牵引着,读来酣畅淋漓,启示性意义更是一般励志图书无法相比的。而从文学性角度,比起近年来图书市场上举目可见的很大一部分翻译作品,这本书的文字功力明显高超得多,文字和字句运用的流畅度、遣词用句的贴切度和感染力上,甚至令我有些微的吃惊,可算得上这几年读过的翻译作品中难得一见的上佳之作了。
是的,如果上天不幸给了我们一个苦楚的出身与童年,起码还给了我们可以自我填充的余生;如果我们的前半生颠沛流离、困厄多舛、不足言道,起码我们还有时间改变结局。《风雨哈佛路》,一支穿越命运的敞敞废墟傲然绽放的铿锵玫瑰,告诉我们人生的真相与真义——出生无可选择,人生犹可选择,生无绝境,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