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18:02从单位出发回家,车开到人民路上时,意识有些分不出是工作日上班还是加班,想着竟是有多次这样的迷糊,心一惊,怎么了,是身体在预警吗?是40岁的身体出现了50岁的反应?还是刚才数据做多了,脑子傻B了?可这样的思绪也只是一刹那,大概也就二三秒吧,便被扔出车窗外,无论它如何撕裂地喊叫和手舞足蹈,我都一概无视。
上了这座城市连接城东城西的大桥,便能看到大面积的天,还能看到大片大片的云,每天也就是这个时候才能好好看看它们,我们每天越来越少抬头,对着表格(目标表、进度表、管控表……)、数据(这个月、上个月、去年同期……)、方案(全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奖励计算、接电话等等杂七杂八的事物,工作就像是聚宝盆,做了一个会自动生出一个。稍作休息又为提升自己开始学习,加上娱乐解压,看书、画画、听音乐、走路、看电影……。每天过得充实感十足,可是却总忘了头上的这片蓝天。
于是习惯回家路上边开车边观望,每次差不多都是这个点与它们相遇,却每次都会觉得很陌生,昨天的那朵云还是胭脂色的,二片似百合样的云朵紧随其后,整个画面呈现的美丽是不可思议的,像是好莱坞大片震撼我,画面极具冲击力!而我还只能将美景深藏不露,每每想告诉别人,一张口就不知怎么继续,好像跟人说天有多美,云有多动人,是件极其羞涩的事,充满尴尬不安。当然也是怕被人说是个作女。
收回思绪,观望今日的天空,摆在面前的景色像是座火焰山,天空像极了一个大火炉,每朵云都是一个小火焰,尽力燃烧,火光四射,仅从桥东开到桥西的2分多钟,那红便变了好几种颜色,场面也跟着成了爱情剧里通常会出现的红粉天地,你若只是一味的盯着并不会发现太大的前后差别,只是我得分心看路况,眼睛自是会偏离,这一离神再看已是新的景象,倒像是验证着无数的奇迹。
常常会在车子上桥时扭大车中音乐声量,平时最大时开到17,然后听一会儿再调轻,今天却在到大桥过一半时心里还是空空的,不自觉的继续按着+,直到25,浮躁的内心需要被填满,那音乐声似乎重重的打在我的心脏上,赤裸裸的疼!调回到24,听着至少听了100遍的《蕾丝花边》,觉得自己总算是又“活”过来了,将车速慢下来,让自己的心灵沉浸在音乐里,觉得那里有种东西会懂我,或者换种说法是我能听到那种懂我的东西,就像看村上春树的《无比杂芜的心绪》里,音乐篇幅里写的专业术语或是背景我并不懂,可音乐所代表的意义我还是能体会。
这世上要找个人能懂你,可能倾其一生也是枉然,可这无国界音乐却能做到;还有那文学,与其说是我一直坚持看书,不如说是它一直在给我供给养分,所以特别珍视它们,每一本都是某一个我,它们是支撑心灵的那个“我“活下去的源泉,在这世上行走的,吃吃喝喝的,肉身的那个“我”只是我在世上的一件衣服!
……
不知所谓的胡思乱想,总是让回家的路变得有趣许多,打开门进入家门的那刻,我穿上了肉身的那件“衣服”,微笑的进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