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诺言社区9月的推荐阅读书目是《离经叛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的作者亚当.格兰特,是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是谷歌最推崇的组织心理学家,是《异类》的作者马尔科姆“最欣赏的社科作家”。我一向对商业之类的书兴趣不大,对作者的这些光环和头衔也毫无概念。然而今天拿起这本书,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作者的许多看法和观点,打破了我们的固有思维,读来十分有趣。
作者首先举了一个例子:有人发现使用firefox或者chrome浏览器的员工,比使用ie或者safari浏览器的员工工作效率更高,并通过这一现象得出的结论,“在某种状态下受害最深的人,却恰恰是最不愿去质疑、挑战、拒绝或改变这种现状的人”。作者指出——将默认体系合理化,可以起到调和作用,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止疼药。就沃比帕克公司在网上售卖眼镜的例子来说,人们之所以接受昂贵的眼镜价格,是因为如果人们不认为“眼镜价格昂贵”是一件合理的事儿,就会感到“花了额外的金钱”所带来的痛苦,而这种自觉不自觉的合理化调和作用,使我们失去了改变现状进行创新的意志——这真是一个思考问题的新鲜角度。
接着作者说,创新远比想象的简单。根源来自好奇心,对习以为常的事情进行质疑,用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有可能得出新的洞见。其次就是要积极的采取行动,对真正的创新者而言,从来不去尝试比尝试之后失败更加令人遗憾。
作者也观察到两个有趣的现象:
1,很少有神童能够在长大之后改变世界。这是因为神童们太渴望成就而固步自封,太看重已取得的成绩而更加害怕失败,从而不敢尝试去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反而历史上那些最有影响力的人,很多在儿童期并没有表现出超人的天赋。
2,真正改变世界的人反而是被“赶鸭子上架”的。比如:马丁路德金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牧师,并成为大学校长,是情势所逼,让他成为了民权运动的领袖。米开朗基罗身为雕塑家,当教皇委派他做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两年之后,才勉强接受了这一个艰巨的任务。当天使投资人决定拿出25万美元投资苹果公司的时候,创始人之一沃兹尼亚克仍然拒绝离开惠普,直到受到许多人鼓励之后才改变了主意。——原来那些改变世界的伟大人物,头顶并没有耀眼的光环,他们比普通人多的,可能只是勇敢接受挑战的勇气吧!
作者接着说,要纠正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创新需要冒风险。在一个常规的领域获得基本的安全感,才有可能在另外一个领域进行创新。看来还是要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以后,再去心无旁骛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去实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