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提问】
马主席,请教您,该如何跟比自己能力差的人相处?与自己能力悬殊的人打交道,你说东他说西,他从来不会认真听你讲什么,你想表达的得不到有效回应,办事效率被对方拖住,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有句老话叫“对牛弹琴”,就是说两个不同频道的人交流沟通时,一方误解或理解不了另一方的意思,又或者一方得不到另一方的及时回应,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其实,每个人的思想内存不一样,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就会有所差异,所以两个不在同一频道上的人,交流沟通时必然容易产生误解,导致某件事情或某个项目被耽误。
这位提问的朋友,如果您是作为领导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我认为您需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因为您没有根据这位下属的能力安排工作,而是让他去做与自己能力不匹配的事情,最终不仅影响您的工作效率,还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所以我建议您合理评估这位下属的工作能力,把他安排到更匹配其目前能力的工作岗位。
如果您与对方是级别差不多的同事关系,没有权力安排或调整对方的工作,那么我建议您首先找到领导说明情况,请领导重新调整人员、安排工作。但在这里,我想提醒这位提问的朋友,哪怕领导拒绝了您的请求,让您继续与对方合作,您也不要生嗔恨心,要用爱心和耐心帮助对方修正、改变。
很多人活得稀里湖涂,遇到类似的情况不知道怎么办,不知不觉间生起不善之心,最终导致自己种恶因得恶果,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事出有因”的道理。我们要知道,今天遇到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情,大多都是过往的自己选择和造就的。所以在面对不如意的人事物时,要学会淡然接受,用慈悲平和的心态迎接它们,解决它们,真正做到“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的境界。
有很多朋友觉得我特别幸运,常常想什么来什么,做什么成什么。其实这不是幸运,是马小秋多年以来践行“无我、利他”所得的善果,所积累的功德福报。以马小秋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人最怕的就是自私自利,不管你是身怀绝技还是智力超群,如果一心只想着自己,只为自己谋利益,那么你的人生道路一定走不远、走不顺。但如果你能够无私地付出和奉献,哪怕当下的那个人、那个公司没有给你回报,老天也一定会在未来给你莫大的机缘。
还有些人无法沟通交流,不是因为思想认知上的差异,而是因为彼此的性格不合。这就需要个人主动调整心态,团结对方,让团队变得和睦可亲。马小秋认为,我们在和别人打道,以及做任何事情时,要首先做好自己,而不是去关注或评判别人怎么做。同样的道理,把自己做好了,把当下做了,就是为未来种下了善因,总有一天会得到善果。
最后,我们要时刻谨记,不要因为别人的言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保持慈悲善良、无我利他的心态,做好自己、做好当下,顺应事物发展,积累功德福报,终有一天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