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同事开始重新租房,不由想起自己刚到北京时租房的经历。
来京五年多,14年的国庆第一次租房,当时的自己在网上找到了一间最便宜的,一个月1430。看房是前女友陪着一起去的,房间很小,中介也说其实这个房间不是很好,可我是真的图便宜。
签完合同后,两个人一起去超市买了被子和生活用品,前女友兴冲冲表示,一定会把家里置办得特别好。可是刚一进屋,眼睛看到的却是满墙的蟑螂。
墙上爬着大大小小的,偶尔顶灯上还掉下来一只到床上,我脑子一片空白,前女友不停喊着,快打死它。之后两个人打给中介,表示房子实在住不了。
当天晚上中介帮忙找了一个一居室暂住,我默默铺好床,然后自己去客厅睡了。她问我,如果以后结婚要买房,你家里能拿出来多少钱。
我说,不知道。她哭着说,她从小到大没见过蟑螂,和你在一起到底图了什么。
这件事在我记忆里一直很深刻,那晚她说了很多话,很多词语恐怕我一辈子都忘不掉。今天再回想,可能真的是当时的自己和人家不合适。
她保送了硕士,我考研失败。她的同学都是家境很好同时见识很广的人。而我,只是一个刚毕业的穷学生,所谓的圈子里,恐怕自己就是那个混的最体面的。
在一起的那几年,不舍得打车,周末看个电影都觉得奢侈,住酒店觉得贵,总是吃食堂,两个人分手前的几个月,才第一次出去旅行。有时候觉得,人生的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但是,一些特质,骨子里是变不了的。
人都是越来越好的,收入会越来越多,生活会越来越好。上个月我一个月花了一万多,钱都不知道干嘛了,这放在几年前,真的想象不到,但是同时,我挤牙膏依然从最下面往上挤,只买最便宜的牙膏,每天吃饭都不会吃太贵,想着能省则省。
也是我,会买了几百的电动牙刷,只因为印了一只皮卡丘。也会跑很远去吃很贵的小吃,会买很多票看很多想看的东西。
骨子里的东西,一半是改不了的,后天我可以飞,但是绝对没有雄鹰飞得高,飞得有姿态。
我的性格其实很弱,很多事情自己憋着。这和爸妈简直太像了,基友和我恰恰相反,他的父母很放养,所以基友基本没有经历过任何的成长扭曲。
有时候看到原生家庭这个词,仿佛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幼小的自己,两个人相视一笑。我还是向着自己想去的地方成长,后天的境遇都是锦上添花,我很感恩自己父母遗传给自己的特质。
可能有一些优柔寡断,但是也有善良温和。父母给不了的,我自己去拼,父母已经给的,我一定不敢忘记。
我觉得想了解一个人,看看他的父母就可以了,视频偶尔见过基友的妈妈,不觉得不适应,因为我和基友也相处了五年。
我也见过很多朋友的父母,让我觉得舒适的,我和那个朋友也依然没有断了联系。而那些我觉得有些不适的,果然,慢慢地消失在自己的轨迹里。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呢?
不大,因为这份影响就是你,会影响你的一生,决定你的感受,之后你会继续影响你的下一代,你这一辈子,就是拿着这份影响在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