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说:“不给自己洗脑,是最差的个人卫生习惯”,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其实也洗脑,只不过他们从来都不是自己给自己洗脑,而是永生永世被别人洗脑——这是最可怜的生活状态”。
一旦我们开始学习,我们也一定会饱受打击。那些不愿意学习的人,不仅害怕自己学不会,更害怕别人竟然学得会。所以,他们会提前“出手”,打击一切可能让自己受到打击的人或事。他们会嘲笑你,他们会给你泼冷水,他们会鄙视你,他们会疏远你,他们人数众多,在比例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你的脑子就“不干净”了,被他们“污染”了怎么办?那就自己把它洗干净——对,就这么简单。
我们每天都要给自己洗脑,《论语》里就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句子。要自我反思,自我总结。
①学习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本身就是最好的洗脑方式。
②只要我投入时间和精力,从长期来看,没有什么是我学不会的。
③我学会的东西越多,我再学新的东西时速度就越快。
④学习不是目的,“用起来”才是,因为价值只能通过创造实现。
⑤我知道自己看起来很笨拙,但刚开始谁都是这样的。实践多了就自然了,也就自然地好起来了。
⑥在学习这件事上,别人不理解我是正常的;在这方面我也不需要别人理解,因为我是独立的人。
⑦我不应该与别人争辩,因为我不想伤害他们;我也不应该被他们影响,因为我也不想伤害自己。
⑧刻意练习永远是必要的,虽然它通常并不舒适,但它的复利效应确实是巨大的。
⑨哪怕是为了下一代,我也要通过现在的努力成为学习专家,这样我才有资格和我的孩子共同成长。
⑩我的路还很长,我要健康,我要干净;尤其是我的脑子更要“干净”。
生活中分两种人格的人:“表现型人格”和“进取型人格”他们是什么意思呢?
【概念】 ——之所以是我们的“操作系统”的核心,就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是靠理解各种概念去理解这个世界的。
第一种人是“表现型人格”
他们更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于是只要有可能做不好。有可能导致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差,他们就直接不去做了。
第二种人是“进取型人格”
他们更在意自己是否能变得更好,于是他们不一定完全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他们知道:更重要的是,虽然自己暂时表现不够好,但只要坚持做下去,练下去,一切都会有所改善,甚至必然会有很大的改善——就像什么都无法阻挡他们一样,他们总是可以“奇迹般地成功”。
两种不同价值观,造就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①表现型人格物种最在意自己“当下”的表现。
②进取型人格的物种最在意自己“未来”的表现。
后者不是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表现,而是不那么在意自己当下的表现——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未来的表现。
差异在于:前一个物种的元认知活在当下了;后一个物种的元认知活在未来。
要先学会“学习”再好好“学习”,然后接着去用心“学习”。真正学会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物种,甚至最在意自己未来表现的物种。
但凡重要的道理,只能靠“过分”的重复才能在大脑里形成新的沟回,否则那道理只能成为无济于事的耳旁风。
今天你“洗脑”了么?
如果没有,那以后可要记得天天为自己洗脑了(ゝ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