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离开我们127年,海明威离开我们56年,川端康成离开我们45年,三毛离开我们26年,哥哥离开我们14年,希斯莱杰离开我们9年,罗宾威廉姆斯离开我们3年,乔任梁离开我们6个月。
他们或给我们留下了旷世名作,或给我我们留下了文学巨著,或给我们留下了经典形象,他们曾以不同的形式活在我们的生活里,而他们的离开却都源于:
“抑郁症”
患了抑郁症的人,他们都有怎样的感受?
外国网站 Healthline 上曾有一些经历抑郁的男性女性分享了他们抑郁时的感受:
1. 到底有谁懂这种感觉?那就像最糟糕的病痛,每天,每分,每秒,都在继续,终止之日遥遥无期。
——Aaron Shotwell
2. 它耗尽了我。我只想呆在床上,关着灯,不和任何一个人讲话。再也不能在工作时伪装下去,尤其在服务业。
——Scott Odum
3. 我没有一刻不觉得累的。
——Jac David
4. 有一种潮水般的悲伤感,它从未离我而去。我的生命没有目标,我也不觉得我这种人值得变好。自尊这种东西对我来说仿佛根本不存在,而且我会和试图逐步恢复的自己对着干。我按时服药、就诊心理医生,但我也会蓄意破坏自己的健康,因为我不认为自己值得更好地活着。
——Connie Forst
5. 我竖起防线,免得人们同情怜悯我,但这样好累。我平时睡很多,但当我抑郁发作时,我睡得比平时多太多。别人发现我很累,但我甚至没有能量去向他们解释我不只是“又困又累”而已。我疲于假装一切都好,心情愉悦,疲于能量充沛地努力工作,等到周末再忽略所有的家务事……因为,我太他妈的累了,那简直是一场“无力感的旋风”。
——Beth Stanley
6. 我已经快淡忘曾经不抑郁的日子是什么样了。它就像我一个病怏怏的朋友,永远陪在我身边。我整条手臂和手腕上到处都是刀子割伤的痕迹。当我试图寻求帮助,他们只是在我的档案上添上一笔“什么什么障碍”,然后就叫我离开了。我带着所有这些伤痕,但我无法获取专业的帮助。
——Le’anne Casey
无助疲劳累
自我价值感低
觉得自己不可爱
无力感失眠
自责内疚感
这是他们的共性。也正是这源于“内攻击”的共性,将抑郁症患者推向了一个深渊。在那里他们自己和自己对话,在那里他们把所有的攻击对象都指向了自己。
怎样才可以将他们带离那个孤单的自我呢?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你可以这样做:
1.陪在他身边跟他一起度过那些难熬的时光。曾患过抑郁症的一位朋友说过: “当我自己感到非常抑郁时,哪怕只是有个我在乎的人坐在身旁陪我哭,无声握住我的手,我内心都会感到温暖,进而感觉这些方式对我有所作用。”
2.用小行动传达你的支持,比如是一张卡片、一条信息,一个电话,一个关注的眼神,都能让他/她感受到被爱,这些信息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他们指引方向。
3.不要臆断或批评他们,小看他们的痛苦 比如尽量避免说:“你应该看到好的一面,而不仅仅只是坏的一面”或“你想太多了,走出黑暗的圈子外面一片光明。”
4.耐心,尽可能地了解抑郁这种感觉 当你耐心对待关心的人时,你在释放一种信号告诉他们不管多久,不管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治疗,或从发作到恢复要经历何种困难都不重要,因为我在你身边。 伴随着这种耐心,希望随之而来。而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希望是最难得的。
在他们难熬时需要的不是激励,不是鸡汤,而是你的陪伴。
我们都以为抑郁症离我们很远,但频频出现在媒体的名人罹难事件,又总是让我们感觉它离我们那么近。崔永元、韩红、陈坤、郑秀文、憨豆先生、金凯瑞、许巍、李俊基等等 。这些我们所熟知的明星也都曾患上过抑郁症,他们通过学习、旅行、跑步和朋友交流,终于一步步走出了抑郁的影子。当再次站在人前的时候,他们比过往的任何一个时刻 都更加的闪耀、动人。因为在某个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依然爱自己。
当你难过的时候,我会在你身边。
May the love always be with you.
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