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再见二丁目》
常听人说他自己,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会说话,也没什么朋友。
或者说别的某人,性格内向,和同事相处得都不是很好,经常独来独往。
好像人们从来就是把“内向”和不会沟通、孤独、没朋友打上了等号。
事实真是这样?
内向等于不会沟通吗?
沟通是一项技能,就如同说话行走一样,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的,都是后天锻炼的。
不管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都需要学习如何与人沟通。
像我就认识一个外向的人,他在同事之间很活跃,但是大家最后都很不喜欢他,因为他说话老是云山雾罩的不着边际。
沟通,是所有人不管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都需要学习的技能,但是我们似乎看到,外向的人做得比内向的人好,他们学得比较快。 大概因为,外向的人比较活跃,往来于不同的人之间,各种周旋,他们练习沟通的机会比内向者多。
所以,我们会发现,外向的人又帅,说话又好听。
外向的人在练习“沟通”的时候,内向的人在干嘛?沉静地思考。
内向的人有一个特质,就是喜欢沉静地思考,所以他们会比较理性,遇见事情不易头脑发热,会经过缜密的分析判断而做出周全的决定。
内向的人不是不会沟通,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像我们熟知的股神沃伦·巴菲特、Google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还有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他们都是内向的人,但内向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活,反而因为更沉着冷静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从而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耍嘴皮子,可能不是他们最擅长的。但我相信,他们与团队,与自己、与世界沟通的实力,肯定不俗。
沟通=说话+思考,从说话入门和从思考入门,这是外向者与内向者的区别。
内向不等于没朋友。
谈起一个人内向,旁人脑海里通常浮现的是,一个木讷寡言的人独来独往,完全没有朋友。
大家通常会以为,内向的人没有朋友,其实不对。
与外向的人“广撒网”的交往不同,内向者的“专一”更能收获友谊。 如果把精力花在很多个人身上,那么平均下来,对每个朋友的交往会变浅,因为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有的因为利益关系,成为了朋友,有的是真正日久见人心,不管怎样,长期下来,真正的好朋友其实也就那么一两个。
至于其余的那些,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恐怕难,人走茶凉常态。
内向的人习惯细心经营自己的社交,虽然认识的人少,但对方受到的待遇是高规格的,也就更容易成就稳固的友谊。
人情社会凸显了外向者的优势。
在社会上生存,内向者拼的是技能实力;外向者主要优势则在于资源整合。两者本是各有所长,没有孰轻孰重的。
但事实是,内向者往往会吃亏。比如说找工作,技能上有一定优势,不过还没有达到非常大的差距,这时,说不定就输给了关系户。
王东岳老师说过,儒家思想就是“君臣父子”。说白了就是,(今天不再有君臣了)凡事以家庭关系为首,毕竟血缘关系是人们最看重也最牢固的关系。所以亲戚有什么事你一定帮忙,你有什么事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亲戚。
其次则是朋友。我们发现,朋友到达一定关系喜欢称兄道弟,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等,这些都是人们骨子里希望关系牢靠如血亲的体现。
而儒家思想影响中国数千年,根深蒂固。说中国社会就是人情社会,这一点不为过。
既然如此,善于资源整合的外向者,看上去更有优势不奇怪。
怎么快乐怎么来,爱谁谁!
但是这一点劣势,不至于影响内向者的生存,所以不必太过灰心。有句话不是说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骡子是马,咱跟他溜一圈之后自然就见分晓了。
因此,内向者也不必东张西望想要寻找出路,做好自己就行了。再者,内向外向也不是说你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人们以为内向和外向是性格问题,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但科学发现,很大可能是体质决定的。
科学家说,两者的神经递质与脑灰质体积存在着差异,并且对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敏感方式不同的原因,造成了内向者天生喜欢平静的安宁,外向者则喜欢人山人海红旗招展。
不得不承认,内向的人独处时其实是很快乐的,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只是听多了内向不好的说法,把原本的快乐变成了自卑。 其实,大可不必,于己,怎么快乐怎么来就好了。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开心吗?
于外界,只是角色不同分工不同罢了。 内向者就像挖井人,纵向挖掘最终获得水源;外向者就像猎人,横向拓展最后获得食物。
生活中需要水也需要食物,没有谁高谁低,只要你开心就好,做好自己,怎么快乐怎么来。
作者简介: 皮笃绪(公众号:皮笃绪),一个努力活出自我的写作者。 坚信只有你变好,世界才会好。 从成长到成就,你只需要做两件事,一关注我,二持续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