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孙女取走奶奶28万养老钱”的新闻,大致情况是:
程奶奶的儿子意外去世后,留下了生前积蓄的十万块钱,老人将自己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十几万和这笔钱,一起存到了孙女冉冉的名下。
老人想着,这钱可以给孙女做嫁妆,或者以后孙女可以拿来开个小店糊口。
没想到的是,孙女将这28万的全部家当,分了七次从银行统统取出来了,据说是给了自己交往刚三个月的男朋友。
奶奶在女孩包里找到13万现金,在记者的追问下,这个“男朋友”出示了女孩转账给自己2万块的记录,另外剩下的13万,目前不知去向。
网友的评论很多,有人指责银行,有人指责女孩,有人指责“男朋友”……在事情真相没有大白之前,我们没有办法做出相对客观的评论。
但是在这个新闻中,我更多的却是能看到一个女孩,在成长中的茫然与无助。
我想到了一本书《小花的味增汤》:那个得了癌症,在倒计时的生命尽心尽力教四岁的女儿阿花做饭的日本妈妈千惠——千惠知道,比起当下的百般娇宠,以后让阿花能够独立地好好生活更重要。
就算自己不教给她这些东西,生活也一定会逼着女儿学会,那个过程可能更痛苦,更无助。
千惠曾说过,就算阿花说害怕,就算被她讨厌,自己也要坚持下去。只要是阿花力所能及的,她都想让女儿自己来,这样有一天自己不在了也没有关系,她希望女儿一个人也能顽强而茁壮地活下来。
千惠对女儿说:“阿花,做饭这件事与生存息息相关,我要教会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务。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10岁的阿花,也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阿花有件事想告诉你哦,所有的便当我都会自己做了!妈妈很吃惊吧?
我好想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去冲绳和迪士尼乐园啊!爸爸说暑假会带我去。要是妈妈在的话,我就更高兴了。
不说别人的坏话,不忘记微笑,这些都是妈妈教给我的。
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多讨厌,多麻烦的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就像妈妈常说的‘换个想法,想想别的,想想别的…….’
虽然会觉得好难啊,但阿花已经不哭了,阿花会更努力的。
妈妈,我想你...”
我不是想比较什么,是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深深地被打动:如果有一天,我突然不在了,我的孩子有能力好好的活下去吗?我能在现在为我的孩子做点什么?我该教他们什么,让他们在离开我以后,能够健康快乐的活下去……
学校教不了人生观,也教不了表达方式,更不会教如何应对危机,如何生存下去,如何活的更好……这些东西都教不了,这些东西又是那么重要,可是我们、我们的孩子又该怎样学到呢?
回想起来,对我最重要的是大学时期。很多教育家也说到,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你很多东西都是在大学这段时间形成的,而且可能会贯穿你一生的东西都是在这个时候形成。但是不能指望谁教育你,或者从谁那儿得到启发,最本质的是自我教育。
在大学里,我观察、思考、看书、想象,是的,没有人教你那些生活学社会学交往学处事学……你只能自己学,觉得哪里不足学哪里,觉得谁比自己厉害找谁请教,不明白就去问就去找书,逼自己成长。
在大学里,我自己最喜欢图书馆,我几乎天天泡在里面,看了自己喜欢看的书——这是我最骄傲也是最遗憾的事——因为后来很多时候,我才明白,你不喜欢看点书,也许教给你的更多、是你更需要的营养。
歌德曾经说过:我们有决定自己言行的能力,所以我们会犯错。然而,我们有决定自己言行的能力,所以我们也能从错误中重新站起来。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事——就是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