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③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④。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⑤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⑥,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注释】
①大学:郑玄注云,大学即博学,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②明明德:使光明的品德更加鲜明。
③亲:当作“新”。使之新,使民众生活革新。
④格物:达到物质的本质,探究万物的道理。
⑤一是:一律。
⑥本:本性,天性,自身的修养。末:自身以外的事情。
【译文】
大学的道理,在于使光明的品德更加鲜明,在于使民众的生活革新变化,在于达到最高尚的善的境界。知道自己要达到至善的境界,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明确的方向,心境就会稳定下来;有了稳定的心境,就能安心做事;有了平和的心态,才能好好考虑事情;好好考虑事情才能有收获。万物都有根本和末节,所有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知道事物的顺序,则接近了道了。
古代想要使光辉的品德鲜明于天下的人,往往是先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的人,都要先管理好他的家庭。想管理好他的家庭的人,都会先修养自身的品德。想修养自身的人,都会先端正自己的思想。想端正自己的思想的人,会先使自己的心意真诚。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都要先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关键在于了解事物。
了解了事物,知识也就降临;知识降临,心意就会真诚;心意真诚了,思想自然端正;思想端正,自身品德得到修养;有修养,就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家庭,就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就能让天下太平。
从天子到百姓,都是要以修养自身为根本的。那些根本上的修养混乱而末节能够做好的事,是不可能的。看中外在的末节东西,而轻视根本上的重要问题,在古代圣人那里是没有的。这就叫懂得根本,这正是所谓最大的学问第5章:原文: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音乌)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第六章: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①,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①忿懥(zhì):愤怒。【译文】
所谓修养道德,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有所愤怒,则不能得到端正;有所恐惧,则不能得到端正;有所偏好,则不能得到端正;有所忧虑,则不能得到端正。一旦心思不在应有的位置,是眼睛看了也看不见,耳朵听了也没听到,口里吃了也不知道滋味。所以要修养德行首先要端正内心。
第7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①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②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③。”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释】
①辟:同“僻”,偏向,偏执。下同。
②敖:同“傲”,傲慢,看不起。
③硕:硕大,茂盛。
【译文】
所谓治理家庭,关键在于修养自身:因为人对于他所亲爱的,总是会有所偏向,对于他所厌恶的也会有偏差,对于他所敬畏的会有偏向,对于他所同情的会有偏差,对于他所傲慢、怠视的会有偏差。因此喜欢某人又了解他的坏处,厌恶某人又了解他的好处,这种人很少见。所以俗话说:“人啊,都不说自己的孩子不好,都不说自己的庄稼不好。”这就是不修养好品性就不能安定家族的道理。
第8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①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②。”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③如此。此谓一言偾④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⑤,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