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现在进行时

今天上写作课,老师讲到过去的吉首。老师是吉首本地人,在很小的时候,吉首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他说,从前吉首的少数民族,无论男女,都会用头帕把脑袋包起来,一圈又一圈,包的高高的。男人在结婚后就会包头。老师又很自豪,以前只有他的父亲和小舅不包,因为他们从大学毕业,进入体制工作。至今,走在街上仍能看到少数民族的老人身穿本族衣饰,包着靛蓝或黑色的头巾。

从前的城区也没有这么大,在有限的地盘建设,难免施展不开。难怪,我想起刚到吉首的时候,看到附山而建的民居,感到十分惊奇。也因为此,所以对于老建筑,能拆迁的都拆了。只有在我们学院保留了五百年的书院。新开发的乾州和经济开发区以前都是属于别的行政单位。老城区依山而建,道路狭仄,楼房大多低矮,新城区则是四通八达,宽广开阔,建筑高大气魄,楼房高高耸立,全州的人都往这里汇集。那才有一州之首府的气派。

吉首,是苗语的音译,叫吉kou,因为不好听,所以改了“首”字。

在乾州古城附近的农贸市场,时常有苗土老人聚集在一起,在简陋的场所,老人们用苗语轮着唱起山歌。老师说,反正他也听不懂,不过挺有意思。这座城市并不发达,很多山区的地方刚刚脱贫,大家一起迈向新生活。在这里,仍然保留了赶集的习惯,逢四和六,则是赶集日。想必一定很热闹。

其实来到这里后,我很少能有机会出去逛,人生地不熟,也懒得出门。可是,这里的一切都在繁华且有序地进行。来到这么一座民族风情的城市,和以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一样,走出去才能了解她的美与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