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人工智能虽然充斥到世界各领域,教育也不例外,但是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人类教师,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信息和技能的传递,教育的本质,是生命传递生命的过程,是人育人的过程。我们的孩子将来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唯一途径就是——他们卓越的“人性”。
正文 TEXT
整个世界都充斥着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不远的将来,因为在教室里、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人工智能参与进来,所以学习能够并且必将会因材施教,而不再是标准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将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学习,从而100%掌握知识。很多课堂都会被颠覆,人类教师在课堂上将能够和每一名学生互动,以便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和挑战,同时听课和知识的传递这部分内容将会留给学生们,通过回家看教学视频的方式完成。独自在家看视频学习有个优点,就是“讲课”可以暂停、回放,根据学生的需要想重播几次都行。
人工智能的虚拟助手或配置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机器人能够监控整个学习进程,甚至追踪其一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们可以把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以及监督管理的工作交给虚拟助手,这样他们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增强教学技能上,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全球范围内将有越来越多的课堂联结在一起,理解与合作将提升至空前的高度。
学习将从一个起点到终点的固化程式蜕变成持续终身的过程。人类教师不会完全被机器人替代,但是会有越来越多重复性高、枯燥的教学任务将被机器人取代。
当我们看到数码设备越来越多地占据孩子们的生活时,作为父母,最大的试炼将是要不要把养育孩子的任务扔给机器人?父母的试炼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人疲于应付工作,为了当前的便利而使用机器人保姆。机器保姆有能力胜任各种事情,从讲故事到辅导家庭作业,再到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和感受。另一方面,父母们觉得机器人比自己强,更能胜任这些工作,从而让机器人取代了自己养育孩子的工作。无论如何,如果我们把养孩子的事交给了机器人,那我们养出来的究竟是哪种人类呢?
人意味着什么?人类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著名作家马德琳·英格曾说过:“选择的能力让我们成为了人”,这一观点与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中,他说:“一个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夺走,除了一样:人类的最后一个自由——他可以选择在任何特定情况下的态度和面对生活的方式。”只有人类能够选择与计算几率相反的行动方案。也只有人类,才能在不被命令、没有程序操控的情况下用爱来回报他人。
当我们受伤时,机器人也许能够识别情绪,却不能走到我们身边,拥抱我们说:“我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有过同样的感受,你并不孤单”。只有人类才能鼓励受伤的同伴,共同经历苦难和考验、一起疗愈;只有人类才能在情感上彼此联系;只有人类才有灵魂和精神。
科学家马修·利伯曼在他的《社交天性》一书中写到,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的神经结构中最核心的就是使人在社会关系中能相互联系,这种社交需求就和食物、水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建立关系、培养情感的联结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没有付上时间的代价,去处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艰难过程,那我们和机器人相比就没多大的优势和差别。因此,我们的孩子必须学会与彼此联系,且要比我们这一代人做得更好。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传递生命的过程,是人育人的过程
这也促使我们思考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或技能的训练吗?
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大家一定记得,我们学习某一学科时,如果被老师的热情所感染,我们通常会喜欢上这门课。并不是因为学科本身变得有趣了,而是因为我们喜欢的人如此热爱它,这使得我们想要对此了解更多。激情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机器人能传递激情吗?还是只能传递信息?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传递生命的过程,是人育人的过程。机器人不能教育人类,因为他们没有生命。只有人类才能教育人类。
把孩子培养成完整的人,而不是更好的机器人
当我们仔细思考了人类所拥有的、机器人永远无法取代的特质时,我们就知道:只有当我们自己充满“人性化”时,我们才能抚育好下一代。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如何建立和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无法向孩子们展示什么是“人性化”;我们的孩子将来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唯一途径就是——他们卓越的“人性”。
这意味着他们要知道如何去爱和被爱、如何玩耍、如何在探索和学习中找到快乐、如何与他人共情,以及如何为自己作出选择,即使所处境地不利于这种选择。是时候抛弃把孩子教育成更好的机器人这种老方法了。我们需要回归到人性的本质,以及花时间陪伴孩子,跟他们建立亲密关系,把他们培养成完整的人——具有同理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与其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以此来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