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开始在5个城市做城市巡回趴线下活动,接触了很多云课堂用户。听他们讲各自学习故事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其实他们选的课程大同小异,但学习结果却天壤之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呢?
就拿产品经理微专业举例子好了。产品经理微专业是网易自研的课程,授课团队由设计易信、云音乐、lofter、考拉、企业邮等核心产品的产品总监组成,内容则包括需求分析、市场分析、数据分析等产品设计方法,和与运营协作的方式。按理来说讲师阵容和课程内容都已经很给力了,但学习者却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馈。
有用户在某场活动散场后对我说,“我觉得产品微专业不适合我。虽然我现在从事产品岗位,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我并没有把握这个微专业能帮我解决。”当我进一步问他原因时,他说:“首先,这些老师都很牛,但他们会讲课么?他们能确保听完课我就懂了他们会的这些东西么?如果我花了钱听了课还是不懂怎么办?其次,课程会有答疑,老师会每天上线解决问题,但我问我工作里遇到的具体问题,他们能给我答案么?他们能像知乎那样12345把我该怎么做列给我么?再者,我学完了以后能力会有怎样的提升?可以给我一个量化的说法么?所以我觉得,也许这个课不是很适合我。”
我当时感觉有点奇怪,并没有想好该怎么回答他;在武汉场活动上听到唐鹏镐和肖俊杰的分享时,我才有了些想法。
他俩学的也是产品经理微专业。唐鹏镐起初觉得老师讲的有点粗,自己学完两周的课没怎么听懂,于是他给课程很低的评价,认为课程不是给初学者开设的,完全没有照顾小白的水平,自己这个钱花的亏。不过既然报名了,他还是想拿张证书的。于是他开始认真写作业,想着考个好成绩拿到证书就ok了。然而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写作业的难度变得很大。竞品分析的作业他前后做了好几版,当他拿着第四次做出来的模板交作业时,他忽然觉得自己仿佛能听懂老师说的一些了,课程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糟。
肖俊杰也类似,自己在公司做竞品分析时有自己的套路,听完课以后发现老师的框架更完整,自己做的只是老师给出的框架里的一个模块,于是开始在工作中有意的按照老师给的模块做,工作效率明显降低,比以前慢了很多,但次数多了以后他便能够很自然的应用这套框架,恢复以前的效率了。
对比他们说的,我忽然发现了根本区别:
手握优质资源并不是取得好成绩的充分条件,自己付出怎样的努力使用这些资源,掌握它们的内核,才是取得好成绩的决定因素,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当学习者找到了优质的学习资源,就像爬上了巨人的肩膀,接下来他需要做什么?这里有个选择。
很多所谓的“学习者”会选择“依靠它们”。使用优质资源的方法就像使用字典、搜索引擎、多啦A梦,我遇到问题就去问去请求,让它们给我“标准答案”,帮我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也许可以很快化解问题,但那些方法和知识跟我并没有关系,可能查过三遍五遍我仍旧没有记住那个词、掌握那个方法,反而会形成一种被动的依赖,觉得我不会也没关系,我知道它会就好。
另一种选择,则是从模仿这些资源开始,模仿的过程中逐渐有意识地扔掉它们,直到最终我能自己独立做出它的样子,和它做的一样好。这样的学习者真正把知识变成了自己的能力。这就好像一个人已经爬上巨人的肩膀,一览众山小了。他并不满足于躺在这里欣赏风景,有问题让巨人去代劳;而是要迎着风、面对着下面的万丈深渊自己坚强地站起来,你可以想象他此时的恐惧。然而当他最终咬着牙,一点点从蹲着变成半蹲,一点点直起腰背,最终站起来的时候,他将获得怎样的成功,你可能以前都没有体验过这样的喜悦。
对于参加在线学习的云课堂用户,我们的处境和他非常类似。当我们找到了优秀的课程,就好比爬上了巨人的肩膀,此后我们是接受来自自身的恐惧和外在的挑战,刻意练习一点点站起来,还是躺在巨人的肩膀上悠闲的欣赏风景,决定了最终我们将取得怎样的学习收获。这种心态和行为的改变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比老师的作用更重要得多。
p.s. 进入线下活动精彩集锦,可观看唐鹏镐等优秀学员学习经验分享视频:学习经验分享
p.p.s. 我也不会告诉你,文中提到的唐鹏镐已经是腾讯微信的产品实习生,开始加班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