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彩摘录
我非常幸运,有个在图书馆工作的母亲,刚上初一的时候,母亲花了几分钟,教我如何阅读教科书:
你看,这么厚厚一本书,其实就那么几个概念,讲一个概念就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从结构上来看,其实讲的都一样,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要说清楚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然后就是与它相关的方法论,比如,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这些都弄明白了,一个概念就算是学透了,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这本书算是看懂了,就这么简单。
2.我的思考
笑来因为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在学习上很早就开窍了。他新学期领回来教材,第一件事儿不是去包书皮儿,而是把每一章的重要概念都抄一遍,随后直接死记硬背到脑子里。由于这些重要概念,在脑子里已经属于随时可调用的信息,于是只要老师在讲重点的时候,他总是能很神奇地被召唤回来,所以感觉学习很轻松。
而我们普通人,最常见的做法是,先从第一页开始看,看到第十几页,注意力基本上已经消耗光,而整个书的整体结构和脉络,甚至还没有了解清楚。而笑来妈妈教的方法,就相当于先在脑中架构一个完整的骨架,之后,再往骨架里填肉。是一种站在整体角度,去学习的方法。
笑来说,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而很多成年人其实从未学过如何学习,大多数人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概念的重要性。
笑来一直崇尚大脑升级,跟着他的指引,我开始阅读一些书籍后发现,当一个人的思想发生转变,他的行动也会跟着改变,从而结果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以前也会苦恼,怎么才能让孩子将来不必被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垮,让她学习得轻松又高效。现在知道了这样的方法,我先用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先抓住一本书的主要脉络,然后,再挑自己感兴趣的去阅读。这样一本书的价值会很快地呈现出来,也能让我迅速抓住重点,大大提高了阅读书籍的效率和理解。
3.我的行动
用这种方法阅读书籍。
用这种方法理解新的概念。
能量树,写于20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