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5日,no trespassing!大威天龙!
我发现一个问题!
学习效率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降低。也就是说,刚刚开始你可能学得很快,很投入,但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开始心烦,记不住东西。
这时候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继续学习,还是休息一下?
继续学习肯定效率低下,休息一下一不小心可能就休息1到2个工作日了……
但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快到什么东西的截止日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可以保持长时间的集中和效率——再不完成就死定了!
可是我们不能只依靠截止日期,那样实在被动,而自己设定的截止日期往往没有一点用。
那,还有什么办法?
其实,对于学习效率降低时,学还是不学的选择可以直接体现一个人的意志,甚至可以改变低效率的事实。
有的人选择学,他会说:“那不是我放松的理由,多学一点就是一点。”
有的人选择不学,他会说:“低效率的学习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先休息一下。”
事实上,第二种人很少有第一种人学得多。原因是第二种人把学习看作短跑——没有休息意味着筋疲力尽,而第一种人把学习看作是跑马拉松——一旦开始就意味着长时间的奔跑。
大家尽管试,学习和跑步相似无比。
如果你认为自己在跑一段非常长的路程——超出认知的那种长,那配速就会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且不至于气喘吁吁。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只是要跑1000米,相信你很快就想要休息了。
说到这里,我们发现“当学习效率下降时,你还会选择继续吗”其实是已经把大多数情况限对在第二种人那了,就是选择休息的那些人。因为“学习效率下降”更喜欢和第二种人约会。
第一种人的学习效率应该多数时候是高的,至少在第二种人下降的时候还是高的。
那第一种人在什么时候会选择休息呢?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
看到了吗?我们担心第二种人学的不够多,担心第一种人学得太多。
当然,这种担心的前提是第一种人的效率可以长时间保持在高水平。只凭一个人的一面之词,很难相信这是事实。
我们可以自己试一试,如果把学习当作马拉松,自己会不会有做“第一种人”的感觉?
可能到时候你就需要在“学还是不学”之间做选择,而不是在“继续还是休息”之间作选择了,因为即使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本身“累人”的性质并不会改变,而且在有些情况下,越高效,越辛苦。
这种马拉松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喜欢跑步的人应该更容易理解,那是一种绵长的、把一团体力拉得长长的像拉面一样的感觉。
一旦体会过,就很难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