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市场的口碑已经差到别人一提起「外包」这个词,我们就感觉做了亏心事似的。但也是因为市场问题太多,所以我们想用新的做法,做得更靠谱。"
先列出一堆案例,承诺什么都能做,然后报一个让你能够承受的价格(例如5万块钱做个app),催你赶紧签合同。签完合同收50%的预付款。收完款找项目经理和你对需求,两周把设计稿定下来,然后进入开发。到这里你会觉得都挺顺利的。但问题很快就来了。
怎么这么卡,还闪退!你用的是哪个手机?我的就没问题,你再测测。忘记密码怎么没有?这个之前没说啊,合同也没写。没错误提示?我们是按照设计图来的。小问题还有很多?大功能都有了,先交付吧,我们后续优化。交完钱拿到一堆用不了的代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不是虚构,这个市场每天都在上演很多类似的例子。创业外包平均 30%的烂尾率,就是这么来的。能成功交付,已属幸运;至于能不能上线运营,who cares?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这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市场(普通的个人创业者不懂技术),几乎没有什么门槛(有技术人员,能凑案例,只要价格够低,总有项目可以做)。更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市场是软件外包市场的延续,大多数人都在用做软件的思路做产品,也不管这两个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行业。
有没有人去改变,也有。不少新出现的第三方平台,都在努力制定规范。他们推行模块化、标准化开发,加强控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思路如出一辙,目的都是让产品开发更简单、更便宜。码市、易码众包、快码众包等平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小圆桌对这种流水线似的思路并不认同。在他们开来,对一个创业产品而言,设计者的创造性更为关键。一个项目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产品定义和适度的体验设计,就不应该草率的进入技术开发阶段。外包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服务商都以功能为核心,重技术,轻设计;能提供专业产品设计的只有那些金字塔顶端的用户体验设计公司(例如 eico、FaceUI等),他们高昂的费用却是普通创业者无法承受的。小圆桌认为,这中间存在市场机会,由大量个人创业者支撑起的以技术开发为主的低价低质量的服务,有巨大的消费升级的空间。
小圆桌团队最初是一支兼职团队,成员来自 V2EX 。团队中有来自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成员,有创业外包工作室的负责人,也有连续创业者,负责人 Tony 清华毕业。他们的项目去年拿到了某知名风投的种子轮投资,在启迪之星孵化,日前完成了第一版网站的开发(www.xiaoyuanzhuo.com)。
从产品设计切入,完成可用的创业第一版产品,是小圆桌团队的启动思路。
"好的产品是创业的基本门槛。在用户体验已成为标配的今天,为了节省成本外包出一个粗制滥造的产品,本质是一种浪费,除了积累外包的教训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按照小圆桌的说法,好产品是设计出来的,能做好产品的人才不在外包行业,因此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增加人才的供给。目前他们已经与数十名来自BAT、小米、网易、美团等一线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和UED设计师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不少人负责过市面上千万级注册用户的知名产品。让这些人来提供产品设计服务,小圆桌作为平台,负责对接和流程监理,不收项目费用。技术实现方面,小圆桌也一一筛选了近二十个靠谱的创业外包团队和数十名自由职业者,去年上线的demo版还有一千多名开发者未导入。
对接完整的项目,完成创业第一版产品,是小圆桌的第一项服务,目前小圆桌网站所构建的项目实施的管理流程,正是为这项服务提供支撑的。事实上,在开发过程中,与小圆桌合作的产品经理就完成了几个项目的产品设计,其中包括陈向东的 700Bike 骑行 app。刚拿到天使的微风部落的第一版产品也是在小圆桌上实现的。
我们认为项目来源可能是制约小圆桌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圆桌负责人 Tony 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外包这件事,只有懂的人找懂的人,才能做好。我们目前只面向已经启动,并且看重产品质量的创业团队,很多需求方本身就是同行。先好好的做好前面几十个项目,积累口碑。"
对于未来,小圆桌团队是这么看的:
"我们希望用人才共享的理念,做一个靠谱的互联网创业的产品技术服务平台。这个目标要做起来非常非常难,但是,提供专业服务是有价值的,专业人才理应获得相应的市场回报。我们下一版将增加新的服务形式,满足互联网创业灵活度的用人需求。"
希望他们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