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们问100位企业家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希望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导者还是跟随着?
我们相信100%的企业家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当然是领导者啊。
我们再问:为什么?
答案当然是:领导者的好处太大了啊——
第一个问题:领导者有哪些好处
一、利益最大:历史表明,领导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品牌的2倍、第三品牌的4倍。而且,这个比例不会轻易改变。(半份定律)
一个IPHONE X的利润比600多家安卓手机厂商的总利润高出5倍!你不想当领导者?
二、强者恒强:一旦成为领导者,由这种绝对领先地位造成的发展势头在以后的许多年里肯定会带动公司顺势而进。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马太效应)。
定位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在某个品类取得领导地位。一旦有了这种领先地位,公司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放心的享用领先带来的果实。
三、掌握资源:领导者就是最大的差异化,这个差异化能吸引来最优秀的人才、能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资源,所有实质性优势几乎都集中在了领导者手里。
四、犯错机会:在短时期内,领先者可以为所欲为,甚至拥有在新品类推出新产品失败这样的犯错机会,而不会影响他们的领导地位。但如果是跟随者犯了同样的错误,甚至一个更小的失误,都可能万劫不复。
正是因为领导者有这么大的好处,100%的企业家都会给出“当然是领导者”这样的答案就再正常不过了。问题是,如何成为领导者?
第二个问题:如何成为领导者
如何成为领导者?你只需抢先成为第一:在《如何进入心智》中我们知道,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第一胜过更好,这不但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定位观念,当然也是成为领导者的首要任务。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某个品类中出现两个领导品牌难分伯仲、齐驱并驾(二元法则)。在这种双方都没有明显优势的时候,就应该全力以赴在短时间内赢的销量领先,从而赢得以后相当长时间的领导地位。
一旦你集中优势兵力和资源,快速抢占了某品类或特性在消费者心智中的空位,成为该品类或特性的领先者,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该如何长期保持领导地位?
第三个问题:如何保持领导地位
一、不断的强化你领导者的定位
1、你一旦成为领导者,就应该作为品类的代言人去宣传品类的价值,而非仅仅自己,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品类价值越大,领导者收割的利益越多。
2、重复强化领导者的定位。成为领导者,就一定不要含蓄,一定要不断重复宣传,让所有的客户(特别是潜在客户)都知道。要注意的是,不一定非要用“我是第一”这样的字眼去宣传,可以使用“开创者”、“正宗”(每个最先进入顾客心智的品牌都会被消费者看作是正宗货)这样的字眼,或者以“晒成绩单”的形式表现。(例如分众传媒的“4亿城市人口2亿看分众”、双11后各品类头部品牌晒“销量榜单”等)
二、领导者应该建立品类(行业)标准
1、中国有太多的行业标准,虽然是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的,但实际起草的,大都是行业的领先企业。所以,一旦成为新品类或者行业的领导者,就要协同政府管理部门,着手起草或者修订新的行业标准,以此来规范行业(品类)的健康发展。
2、必须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标准应该顺应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心智认知。因为,领导者的定位,是在消费者的心智中的。
三、全面拦截跟进者,打好防御战
1、拦截的关键是抓住时机,不给竞争对手进入心智任何机会——企业的实力来自产品在潜在客户心智中所占据的定位。因此领导者应该克制自己的傲气,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每一个动作,主动采取相应的拦截措施,不给竞争对手进入心智任何机会。一旦遇到行业或者品类有新技术、新科技、新工艺、新概念等,哪怕前路未明,也要毫不犹豫的拿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自己免遭意外。
2、用多品牌拦截对手——每一个品牌都在消费者心智中转悠一个独特的定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更迭,总有新的技术发展和口味变更,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改变现有品牌的定位,而是推出新品牌去应对,让每一个新品牌去占据一个细分领域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以不变应万变。(宝洁和阿里巴巴都是这方面的典型)
3、用更宽泛的名称拦截对手——(采用更宽泛的名称,是便于公司开展更广泛的业务。书中提到这个方面,是因为纯粹的拦截行为很难在公司内部得到支持,管理层常常把新产品或新服务看成竞争对手而非发展机遇。这是为了公司顺利开展新业务而采取的一项过渡办法。)更好的办法依然是开展新业务,就启用新品牌。
4、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 —— 当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泛的时候,当然是用的周期更短,购买频次更高,公司获得的利益也就更大了。
总结一下,领导者的定位的关键是:抢第一,也就是抢先成为第一个进入心智的品牌。成为领导者以后,就要通过强化领导者定位、建立行业(品类)标准、快速全面拦截跟进者打好防御战等方式,来长期保持领导地位,从而享受到领导者既有的各项利益和好处。
本篇读书笔记对应红皮谢伟山译本《定位》第6章
2019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