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海浪 2016/12/02
你是否也曾呆在图书馆里冥思苦想,你是否也曾坐在书桌上不吃不喝,你是否也曾守在报刊亭翻来翻去,那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梦想:读书。
我喜欢那种被书籍塞得琳琅满目的房间,感觉暖和暖和的,我也喜欢那些富于冒险精神和跌宕起伏地书:它告诉我的是我所不知的。
记不清从何时养成了爱跑图书馆借书的兴趣了,哪怕与功课毫无关系的书,我都爱不释手的捧回几本。还有那些孤独的书:必须孤独地读,孤独地思考与感悟;读这样好的书时,我没有想象自己与万千读者一起读它,那有点过于热闹熙攘,而读书的主要乐趣,个人认为就是安静。
为什么非得是安静的呢?你读书的时候其实是在和作者交流,是在专注地做学问,这个时候你希望有人打扰吗?还是希望安安静静呢?
我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小说,或许是散文,诗歌,这样我才有机会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刚上大一那会,我每天都要扔掉若干本小说,借了又还,不满意又借,我倾向于保留那些完美、比较接近于完美,或者至少能够表现出希望完美的小说。当然,完美是不多的,达到完美的志向现在同样稀缺。
面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我会看到无穷无尽的历史、科学、文化以及一般人文知识的书。这时问题就来了,在如此瀚海的书籍海洋里人们难以对“好书”的概念达成一致的认同,这涉及到每个人的文化程度、成长背景、价值取向。作为一名非专业的读者,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可能懂得比作者还要广,但是我希望一本书的作者不要比我更浅薄,不要让我看出他的浅薄。再者,我希望他是有趣的,即使在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我也能看出他的聪明、热情和思想。
你读一本书或许没发现出兴趣这种让人幸福的东西,但是如果你肯坚持读下去,至于会不会让你感兴趣就不得而知了,呵呵。
坦率地说,我关注那种少有人喜欢的风土人情,我愿意加入一个一千几百人甚至更少的人组成的社团。传统留下来的作品,不敢说十全十美,至少比风靡一时没有内涵的“空书”显得高雅。我当然知道,在这个大众阅读的时代,少数差不多就是可耻的。但是,我更相信少数的趣味是激发阅读动力的基本条件。好的书籍会让你一页接着一页翻下去,有趣的故事会让你在梦里也甜美几分,你如若发现这少数的美,还会在乎它与众不同的孤独吗?
“兴趣所至,皆是好书”,在这里不禁让我想起古海老师的这句话,想想如是!
有了读好书的兴趣还不够,还得有时间读它。而现在的人们多么忙呀,怎么办呢?有的人觉得既然那么忙,既然生活有那么多琐事要处理,干脆不读。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忙里偷闲,在下班的路上,在咖啡厅里面看上两眼。两种人,两种态度。没有时间读书,但是喜欢买书。比如我就是这样的傻人,房间里面的书逐年增多,现在堆到床头柜的边上了,一部分受人赠送的,大部分是自己精挑细选买来的。我还没有把这些书一本一本读完,但是我要继续买一定要买,买下来堆在书房里,它们就像好朋友一样,哪天想起了谁就去拜访。书也是这样,拿起来,看下去。
生活中不管多忙,爱书的人总会读书的。其实不是“怎么办”的问题,是态度和决心的体现。当一个人被生活所迫,说他没有时间读书,那么,问题的所在不是时间,而是他已经做出不读的决定。但是读的人自然会读,就像我所说的哪怕走在回家的路上,吃早餐的店里,临睡前的床头。哪怕读了就忘,哪怕读了无用,爱读书的人始终会坚持看下去。
其实有时候读书本就是无用的,我指的是教科书之外的书。或许有一个无用之用,就是让我们停顿片刻,给身心静一会,在这短短时间里我们可能看看忙碌生活之外的东西:其实是真的很忙,其实也是无事忙,忘了忙碌是为了什么,忘了看过的文字与幸福…
“其实有很多学过的知识是拿来忘记的”,呵呵,情不自禁地再一次忆起您的话。
幸福也是相对论的,因人而异。对我而言,偷得半日闲,泡一壶云南滇红自斟自饮,随手翻开一本有趣的杂志,亦或灵感来时写下的一句:我爱你,这些都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