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下辖18个市,其中济源是省直辖的县级市
今天咱们来说说河南。提起河南,真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开讲,因为关于它的话题太多了。打开一幅河南地图,就好像在复习我们的历史课。蔺相如逼秦昭襄王击缶的渑池,今天名称还没变;信陵君合纵攻秦,率五国联军扣马函谷关下,就在今天的灵宝;刘邦项羽对峙于荥阳,那道鸿沟旧址还在黄河南岸;刘备火烧新野,战场就在今天的南阳……谁让河南是中原里的中原呢?
中原正中
在民族融合的今天,中国的地理中心在甘肃兰州。但在中原政权与游牧民族政权对峙的古代,中国的中心长期都是河南。
不管中原的范围划到哪,河南都是中原的核心区域。商朝的都城始终在河南,西周灭商,洛阳为东都,此后直到北宋,河南都是重要的政治中心(秦汉定都陕西的时候,河南仍然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为什么河南在古代会有这样的地位?看看黄河流域图就知道了。
我涂成红色的那段就是黄河的下游,而绿色圈内大致就是河南境内。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但最早孕育文明的是她的下游,因为中上游多数时候都是在黄土高原的崇山峻岭中游走,时而北上,时而南下,最终在今天陕西河南交界(三门峡以西)被群山挡住,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十几万年前,巨湖冲开了东方的山地,黄河进入下游,并冲积出华北平原的主体。只有在平原上,河流平缓流淌,先民们才能利用它,所以比较成熟的文明最早出现在河南也就不奇怪了。
因为河南境内文明出现的早,导致它的古都特别多。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个。其中的洛阳开封估计多数人都知道,还有两个是安阳和郑州,其实如果继续扩充古都,商丘说不定也能评上,这三个都是和商朝有关。
商丘在河南省可以算是第五大古都
商朝最早兴起就是在商丘。之前讲历史的时候,咱们说过商的始祖是契,曾辅佐大禹治水的功臣,他因功被封在商,死后他的墓塚被称为商丘,这个城市名够古老的吧。契的后代把他当年治水老领导的后代推翻了,建立了商朝,都城最早在商丘辖内,后来迁到了今天郑州的商城(后来郑州在战国时长期是韩国都城),再后来又迁到今天的安阳。正是在安阳,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殷墟。
殷墟是我们必须去参观的地方之一,毕竟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漫步殷墟博物院,看着满坑的甲骨片,看着壮观的司母戊大鼎(复制品,原件在国家博物馆),仿佛穿越千年,与祖先相会。
有趣的是,在殷墟墓葬里,有一头大象的骨骸,这是不是河南的简称——豫的来历呢?说文解字里就说,豫是指“象之大者”,气象学家也说,古代的河南平均气温比今天高,降水也比今天多,类似今天长江以南的亚热带气候,所以那时候有很多亚洲象在这里生长。后来随着气候变化,象群才逐渐向南方迁移。今天河南很多标志物都拿大象作为形象。
不过,豫这个简称更可能是来源于“豫州”,相传大禹治水,走遍中国,把中国划分为九州,最中间的就叫豫州,基本上就是今天河南的范围。
梦回唐宋
安阳、郑州、商丘作为古都,是取其“古”,而洛阳和开封,则留给我们更多的历史记忆。先说洛阳,夏商时期就略过了,从西周开始到唐,统一政权里除了秦朝,洛阳要不就是首都,要不就是东都(首都在西安的时候)。为什么洛阳这么重要?看看下面这两张图就明白了。
中原地区是古代政权追逐的目标,所谓“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嘛,就是要把中原拿下。可是拿下之后,却不适宜在中原定都,你想,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四面都有可能冲来敌人,安全性太差。所以从西周以至秦汉、隋唐,都是选择在西安或洛阳定都,遥控中原,而定都西安的政权,一般来说都会将洛阳建设为东都。
洛阳的地势确实是比较险要的,它其实是个盆地。北面是黄河,如果把黄河北岸的太行、王屋二山控制住,北边就是双重保险了;东面,嵩山和黄河之间筑有虎牢关,卡住了咽喉要道;南面,熊耳山、伏牛山、箕山环绕,山谷间有龙门之险;往西呢,就是崤山和黄河之间的著名的函谷关,这是从关中平原直通洛阳的唯一通道。
所以,有洛阳作为东都,西安就会更加安全。而且洛阳距离中原更近,交通更便利。隋朝开凿大运河,基本奠定后来京杭大运河的规模,运河的中心就是洛阳,使它成为南北经济交汇之地,备极繁华。唐朝武则天名洛阳为神都,大力营建万象神宫(明堂),建巨塔“通天浮屠”(天堂),极尽辉煌壮丽。
今天重建的明堂、天堂,仍能感受到当年的雕梁画栋
烟花易冷,好梦难长。洛阳作为东都,是西都的好屏障,但单独作为首都,尽管四面都有险可守,却并不牢靠。从陕西和山西方向打过来,都是俯攻,防守不易。而黄河到了冬天是要结冰的,这个天险本身就不牢靠。洛阳在汉末讨伐董卓、唐末黄巢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三次战争浩劫之后,被破坏殆尽,而进入近代后,它不再具备当年天下中心的政治地位,洛阳很难再恢复当年的盛况了。
伴随洛阳衰落的,是开封的崛起。而当年开封的繁华又比唐朝的洛阳更胜一筹了。宋朝鼓励商贸,农业税一度只占财政收入的30%,城市商业如火如荼,徽宗朝的《清明上河图》留下了当年开封繁华街市的宝贵资料。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北宋开封的市集几乎24小时不停歇的轮转。
但这种崛起也是一种无奈,因为洛阳的地理条件还是要好于开封的。只是由于城市的衰败,以及开封到洛阳间运河的淤塞,导致在洛阳定都成本实在负担不起。开封是无奈的选择。
开封已经处在大平原上,无险可守,北面虽有黄河,可是黄河冬天是要结冰的,跟平地差不多。北方政权攻入雁门关,基本就可以兵临城下了。所以为了首都安全,北宋要养大量的军队,生生把财政拖垮了。从靖康之变,开封惨遭蹂躏,之后再也没有崛起的机会。今天的开封,与当年的东京汴梁府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曾历尽沧桑
用智利诗人聂鲁达的名句来形容河南,我觉得无比贴切。“我承认,我曾历尽沧桑”。
河南中原核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历史上几乎所有全国性战争中,它都是核心战场。而发生在河南内部的战争,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我简单统计了一下历史上在河南发生的大规模战争,这其中战争性质是有差异的,比如南方政权的北伐当然是正义的啦,但所有这些战争确实都是拿河南作为战场的。
千百年来,河南就像被压路机从各个方向碾过,浩劫过后,这片土地仍然顽强的生长。余华的《活着》,从来没说写的是哪里,但我从第一次读,就认定描写的是河南。河南很长时期里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截至2016年,河南人口还是全国第三位(前两位很快就要讲到了)。
在很不好的地图炮鄙视链里,河南、东北都是中弹最多的地方。东北等以后再说,河南呢,有限的耕作区域,苦难叠加的历史经历,使得历史上河南人的生存空间并不宽裕,而巨大的人口基数又把那点抖机灵的小技巧无限放大了。其实人性都是一样的。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段对河南人的描写:“他听口音,知道铁匠是河南人,黄土高原几乎所有的铁匠都是河南人。河南人是中国的吉卜赛人,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些不择生活条件的劳动者。试想如果出国就像出省一样容易的话,那么全世界也到处遍布河南人的足迹,他们和吉卜赛人不一样。吉卜赛人只爱漂泊,不爱劳动。但河南人除过个别不务正业之外,不论走到哪里,都用劳动来换取报酬。”
我全国各地都去过,不管在哪,遇到的异乡人最多的是两个地方:河南人和东北人。江浙人、广东人是相对较少的,其间理由不难理解。而在我认识的全国各地的朋友中,最幽默的也是两个地方的人:河南人和东北人。北方人幽默感明显强过南方人,我自己虽是南方人,也要承认这一点。而河南人东北人尤胜。为什么?我想还是因为长期的苦难。严酷的生活已经够受了,不豁达乐观一点,不拿自己和别人开开涮,这生活怎么过?
我承认,我曾历尽沧桑。
但我乐观依旧。
——致敬河南。
河山依旧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张明敏在歌声中传达了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我们身在祖国,是否已踏足了大好河山呢?
河南是每个炎黄子孙要好好走一走的地方。殷墟前面说过了,但如果安阳成行,建议把红旗渠、郭亮村作为一条线路走过来。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天的河南济源市。神话传说不足为凭,但近代以来,河南真的有过愚公的事迹。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郭亮村位于太行山峭壁之上,1972年,郭亮村人没有用任何机械,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终于凿出了号称“绝壁长廊”的郭亮洞。为此,好几位村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不就是今天的愚公移山吗?
如果你按照《山西》那一讲的建议,打算去壶口瀑布看看,我建议干脆一并去黄河小浪底工程参观。小浪底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黄河重要水利枢纽,兼蓄洪排沙功能于一身,当小浪底开闸放水之时,是真正的欣赏“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时候。
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宏伟端庄的卢舍那大佛是绝不可错过的经典。
嵩山少林寺名扬天下,可是真的是有点热闹不堪了,我倒建议绕过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径直去后面的太室山观赏,景色尤胜少林。
河南南部的信阳、南阳,已经部分脱离了中原文明的弧线,是楚文化的重要地域之一。南阳是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所在地,是南水北调的发源地,这里是历史名城,也是生态名城,历史名吃和江河鱼鲜相得益彰,曾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
信阳位于大别山区,绝大部分区域位于淮河流域,可以算是南方了。这里物产丰丰饶,美食丰富,尤其是美好的信阳毛尖,是中国绿茶毛尖类中的极品,我以为要略胜太湖碧螺春的。
再逢良机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洛阳开封的辉煌已经过去,郑州正接手中原中心的接力棒。郑州成为河南新的中心是历史使然,古代的水运时代已经过去,近代以来,铁路成为衡量城市地位的象征,郑州正是处于京九、京九、陇海等铁路干线的交汇处,而成为近代以来河南新的中心。
最近,郑州成为中央政府确定的全国十大中心城市之一,即将获得极具优势的发展资源。但湖北首府武汉同时获得这一资格,两大中原城市的比拼还将持续下去。
但从目前的状况看,两个城市各有优势。看看城市灯光图。
武汉的光团要亮过郑州,但郑州周边已经形成了几乎连为一体的城市群,这种协同发展的优势是强国武汉的。
今天的中原已非往日中原,或许两个中心更符合未来的发展?不管怎样,作为曾经的中华文明核心区,相信河南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