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卡与电表
文/云庭闲步
从前世上住着一对男女,男的叫电卡,女的叫电表。
起初他们并不相识,之间毫无交集地过着不同的生活。
电表从小深感于世间冷暖,发誓长大后服务于人民大众。在经历了艰难而又漫长的奋斗之后,她终于成为了一名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每天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与温暖。在看到一张张笑颜的脸庞后,她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内心感到十分欣慰与满足。
电卡的父亲是城里著名企业的老总。他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不知道每天父亲沏茶用的开水是怎么烧出来的,不知道塞满脏衣服的洗衣机是怎么操作的,更不清楚外面世界的精彩美妙。他出门坐的是父亲新进的豪车,吃的是专业厨师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连玩耍的对象也是同样为纨绔子弟的孩子。虽然有着其他人无法企及的优渥条件,但是他的生活依旧是那样的单调无聊,他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
一天,电卡的父亲突发奇想,为了给自己新上市的公司进行宣传而准备组织一次大型的慈善晚宴。这次晚会举办得可谓是隆重异常。空气中弥漫着点燃的雪茄味和香槟的醇香,到处都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放眼望去一片热闹的盛况,眼前的场景让电卡目不暇接。既然是慈善晚会,电表所属的公益组织也理所应当地受到了邀请,而作为组织代表的电表就这样出现在了电卡的面前。就这样,一对性格迥异、经历差距巨大的年轻人,最终因为这个偶然的机会相遇了。在后来其他人的回忆时,虽互有冲突,但都觉得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奇妙。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是印证了那句古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那时,父亲估计是出于锻炼的目的,让电卡代表自己在晚会上发言。一想到自己将站在高处望着台下一张张因为红酒的后劲而泛起潮红却又冷漠的陌生面孔,同时自己也将被别人的目光所聚焦时,胆怯迅速占领了他的内心。他想拒绝,但父亲坚定的神情使他又把呼之欲出的话吞了回去,因为他知道唯有这个,父亲是绝不会同意的。可惜精心的准备并不是有效的安心丸,当刺眼的前照灯照射着他的脸庞时,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怵,手上的稿纸随着手部动作上下振动,皮肤表面不断地渗出冷汗,他想开口说话,却一个字也没有发出。这时,他看到了电表。其实准确来说他并没有对电表一见钟情,他只是觉得她很奇怪。当时电表刚从外地的义工活动赶回来,还没来得及换晚礼服,就被同事硬生生地推来了。她身上穿着御寒的厚重登山服,下半身是不协调的棉裤,脚上的也是黑色的球鞋。正是这身粗糙的打扮让电卡讲完了预先准备的全部内容,对于毫无经验的他来说简直就是超常发挥了。演讲完毕后,宾客们陆续地来向这对父子致谢。有些客人极力地向电卡的父亲称赞他的儿子,说什么贵公子有如此之演讲才华,他日定将子承父业,光宗耀祖。电卡的父亲即使知道这是虚伪的讨好,但脸上仍是满面春光,谁不喜欢别人的夸耀呢?终于到电表了,她先解释了自己不得体的装束,而后致了谢。父亲对此只是一笑置之,可能他本来就觉得邀请公益组织也只是做一个表面文章。电卡却将这个女子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了脑海里,不断地回想,夜晚又是辗转反侧。而电表对他的影响却是寥寥,她可能觉得他只是万千富二代里的其中之一吧。
从那晚之后,电卡便开始了他对电表的“追求”。但悲哀的是,作为一个一无是处的富二代,既没有文学的才华,也没有运动的天赋,再加上他胆怯懦弱的性格,凭借什么来吸引电表注意他呢?无情的现实浇灭了电卡美好的幻想,他最多能做的是让别人替他打听电表的近况,以此来作为与她的唯一联系。他了解到电卡出生于贫苦的农村,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去往遥远的大城市读书并且在那里工作,为了不让别的孩子也经历悲惨的童年,她选择了公益事业且专门从事乡村留守儿童方面的工作。通过日积月累的信息,电表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愈来愈丰满,也使他对电表的好奇以及爱慕不断地加深。
阶级的差距阻隔了交往,出身的不同注定了他们无法走到一起。电卡深深地了解这一点,但是为了不存有遗憾,他依然决定为他的心上人做一些什么。机会总是在人准备好了之后便会出现,他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一天,替电卡打听消息的人无意间告诉他电表所属的组织因为资金的不足可能要面临破产。这不就会使她面临失业吗,最重要的是她将再也不能从事她梦想的职业了,电卡心想。钱,可能是电卡唯一值得夸耀的资源了,而现在他的心上人正为此而苦恼。电卡决定帮一帮她。电卡瞒着父亲偷偷地挪用了公司地一部分资金,以匿名的身份秘密捐给了电表所属的组织。那一刻疯狂的决定使他兴奋不已,他觉得他简直就像是一个英勇的骑士为了他的公主而愤然冲入龙穴。
可惜纸终究包不住火,财目的差错很快被公司的会计发现了。父亲对他的行为气不成声,但为了保住公司的名誉,他压住了所有的消息渠道。最终,电卡被父亲送出国,永远地离开了那个城市。那个公益组织在收到捐款后,重新又迅速地复活了。而电表也依旧为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而奔波着,也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有一个叫电卡的男子为她付出过这么多。
后记:
以上就是电卡与电表的故事。本文纯属搞笑,内容取材于昨夜笔者寝室的停电事故。拙文一篇,如能在茶余饭后,供君以资消遣,博君一笑,则属最佳。若进而能使君察生活盎然之趣味,实为吾之幸也。
201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