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雪莱曾有一段话:
如果你过分珍惜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能再凌空飞翔。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这句话是说:在考研、考编成功后,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和体制外、高校外的对象分手。
一个机构的考研老师,前不久发了个视频,说她带了的学生里,“两个人一起考研,其中一个考上了,一个没考上,那个没考上的,肯定一年之内,被甩了。”这条视频获得了2.3 W 个赞。
考公考编或者考研成功,为何能意味着“高人一等”,在婚恋“市场”上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呢?当社会的活力、冒险意识走低,更多人厌恶风险、追求稳定的时候,所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就会上升。
对不同人群来说,“上岸”的意味也存在细微不同。例如考公上岸对男生来说似乎是走上了仕途,人们会期待他升官发财;对女生来说,这则加大了“稳定”的筹码,在相亲市场上意味着生育、照料家庭的后继无忧。
公式化恋爱,数值变了
“正确答案”就变了
电视剧《梦华录》里,欧阳旭赶考成功后,为了个人前途,宣布作废自身与赵盼儿的婚约,转而迎娶出身名门的高慧为自己的正头娘子。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有人站在了“被斩”的角度,讲述了自己在谈恋爱时期真心付出,照顾对方,甚至帮对方补课、承担对方开销,想着上岸之后可以领证,谁料对方没过多久就提出了分手。也有人站在了“上岸者”的角度,认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没有人会和钱和前途过不去,大家各奔前程也很好。
法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在《爱,会为什么痛?》中谈到的那样,求偶不再是一套公开公认的含义和仪式,而是变成了私人互动;现代亲密关系的主要特征就是,如果它不再能够反映个人的情感和意志,就可以随时中断。
上岸之后抛弃原配的行为,并不是现代才有的现象。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负心汉陈世美,中状元之后被皇帝招为驸马,为了自己的地位,抛妻弃子还不够,还要对原配和孩子进行追杀。
英国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和约翰·凯在《贪婪已死》中指出,当今一种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人类不仅在经济行为上是自私的,而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自私的。在这样的一种社会里,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要用利弊得失来衡量,都可能是一种利益交换。
虽然经济学内部都已经承认,“经济理性人”并不符合人性,人是一种社交动物,天生渴望合群、获得爱与认可,并不惜为此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了力争上游抛弃旧爱或许在个人前途上是有益的,但那也要做好承受道德压力的心理准备——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不可能对背信弃义之人有什么好的道德评价,不然陈世美为何直到今日都是一个“渣男”范本?
清醒地讨论“配不配”
是结构性不公中的自我保护
《她们的名字》任多美放弃覃天是因为覃天没有能够照顾她的能力,后来和张伟宸结婚,是因为她想过那种安稳的生活,不想让自己那么辛苦,所以成为了全职太太,哪怕是自己的家里全都是事儿,自己的婆婆总是在挑三拣四,自己的老公还在外面拈花惹草,任多美从头到尾都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也清楚自己必须承担的代价。
每个故事里,具体分手原因各有各的不同。唯一共通的是,所有人都在追逐更好生活的路上,为了获得其他自认为更重要的事物,而中止了感情。
我们没有多少立场去评价个体行为。每个人的处境截然不同,很难套用诸如“恋爱脑”“拜金”“渣男”之类的简单化标签。
如果爱情是情绪上的冲动
前途就一定深思熟虑后万无一失的稳定吗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另一个很热门的讨论,和年轻人对待爱情的看法也有关。是“厅局风男友”。它是指,穿得像在体制内办公的男生。看上去要稳重,老成。它让人联想到铁饭碗、安全感 。具体到,稳定的工作,不错的学历,不会拖后腿的原生家庭。精确到,不允许对方比我差一点,也不允许对方比我好一点。我们公式恋爱,构筑安全。
即便你精准地计算出了一个和你完美匹配的人,你也无法保证这是你人生中正确的选择。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马尔克斯写道:“世俗的好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几乎等于”,意味着,无论再怎么努力去计算,去追求安全感、和谐和幸福,它始终还是差了一点。
被“斩”的人不一定是受害者;“主动斩”的人也不一定是胜利者。或许回到最初,我们都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寻求一段关系?
对爱完全不抱幻想或期待
只是生命过程中做的某件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速食爱情的时代,感情被看作可以随时中断的事。然而,所谓爱情对男女双方的意味大相径庭。男性较少受到浪漫爱情认同的律令约束,而女性的有限性是以生育年龄为特征的。因为她们的时间框架更受限制,女性比男性对婚姻、承诺兴趣更高。
《村上春树的七种武器》提到的弗朗索瓦·萨冈笔下的爱情,那是一种非常“后历史”的、个人主义的姿态——“小说中的女主角通常没有人生目的,可以毫不绝望地面对一个完全被祛魅的世界……对爱完全不抱幻想或期待,爱不能改变她们存在的实质,爱只是她们做的某件事。”
参考资料:
1.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2. 部分历史内容来自于作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