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票房大火,因为它替全天下的父母与孩子喊出了也许都不曾喊出心声:无论何时,无论在哪里,永远爱你,让你更开心幸福是我最大的希望。
影片中,贾晓玲想通过穿越,阻止年轻时的李焕英嫁给工人贾文田,因为在她的认识里自己没有做好母亲的女儿,她要让母亲更加开心幸福。而母亲李焕英同样在生命的最后穿越回来年轻时,她要告诉女儿,无论遭遇什么,哪怕命运可以改变但她仍不改变,因为只要是女儿的母亲,她都是幸福的,哪怕女儿从来没有让她省心过。
影片让身为母亲的我几次泪奔,我知道临座女友也如我一样在拭泪。无论我们多么辛苦,成为自己孩子的母亲,就是今生成为母亲最大的幸福与骄傲。
这世间,母亲与孩子一旦因缘成为了母子,分离之痛必将撕裂人心,永远无法避免。
影片从播出后,网络上各种评论文字大部分都在告诉我们的孩子,父母一旦离开就永无相见,而我想的更多是,我们现在要如何做,才能少些痛与遗憾。我不要离开后让我的孩子追悔太多,我不要我的孩子在我离开后痛恨自己,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把现世中“相亲相杀”的心安放?真希望这部影片给我们每位母亲与孩子的思考能贯穿生命的始终。
01.这部影片,唤醒了父母的记忆,父母首先要反思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失误与不足
没看电影前,因为看了许多相关文字,我有三天晚上辗转难眠。看了电影当晚,我更是无法安睡。自从我的孩子成年之后,我看到我的孩子总在否认我对他教育,每每那时,我的挫败感就难以言喻。我与孩子之间的问题症结在哪里?在几天失眠的夜里,我突然忆起了,孩子幼年时曾几次对我说的话:“妈妈,三生有幸,我们成为了母子”,孩子曾对我说过那样的话,我却忘了很多年,我记忆里存下的总是孩子在对抗我。现在想来,可能他那段时间刚好读到了“三生有幸”这个词语,但我相信我的孩子更多地是他对这个词语的感受。还记得,一个阴郁天空的下午,我们坐在积木拼图上,他对我说:“妈妈,我们家不富有,但我很幸福。”孩子高中阶段,我突然发现他变成了另外一个孩子,孩子长大了,变化是肯定的,但他真的变得就不再是我心中的孩子了吗?我认识太晚了,近一年,我才认识到是做母亲的我自己也改变了。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渐渐认为孩子不再需要呵护,我不再如他幼小时那么关注他的心理感受,我失去了发现的眼光,而是变得总在他身上找不足,找他的缺点,总希望他克服了那些不足与缺点。我看孩子的眼光越来越挑剔,总是邻居家孩子的某方面更好些,而不是特别地告诉孩子,他身上有许多邻居家孩子没有的优点,他已经很优秀了。是我先挫败了孩子,我深深地愧疚以致难眠。好在,我已经认识到了,我很庆幸,也会慢慢去改变。
这部影片,我相信唤醒了许多如我这样的母亲,我们的孩子任何时候都需要来自最爱他的人的肯定与激励,激励才让我们的孩子有成就感、有被需要,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自信去成长。
影片中贾晓玲在母亲离开时的撕心裂肺,让我泪流也让我相信了,我的孩子也一定是那么爱着我,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会如我们深爱着自已的母亲一样深爱着我们。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认识,比其家长们的谆谆教诲,社会这个熔炉更容易影响成长期孩子的成长,加之应试教育给孩子们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给孩子良性成长的时空,也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孩子早日来感知父母,而不是等待最后的时间才告诉孩子:家长们曾经有多少爱被孩子忽视了,那不是对孩子的爱。
02.时光不会倒流,世间就无穿越可弥补遗憾与愧疚
我的母亲离开我整整九年了,但我至今还不敢在人前多说我的母亲,时常觉得母亲离开只是近两年的事。
我母亲因病突然离世后,我的世界崩塌了,我当时以为我活不下去了,但是我还是活下来了,是母亲总会在特别时出现在我心里,那时,我总认为母亲一定在另一个地方看着我,我痛但我更要好好活下去。
在母亲走后的两三年间,我不时有瞬间发疯的念头——哪怕只有一次机会,哪怕只有一瞬间,让我们母女相看一眼就行。明明想法荒诞,但我就以为思念到某种程度,也许真有神灵能帮助我收到母亲传递来的讯息。
为此,我读了莱恩.魏斯与艾米.魏斯的三大本《前世今生》,还读了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最终一次都没有成功 ,母亲任何一丝讯息,我都没有收到;唯有梦,每年总有几次梦,抚慰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与追悔。特别是梦见了母亲与我一起去看漫山遍野的花,梦见了我为母亲皲裂的手指轻轻地抹上药膏。抹药膏的梦醒后,我痛得无言,也从未向任何人说出来过。前几年,整理母亲柜子时,才发现母亲自己做的护手指的沙布团,我一个一个地数,共五个,我泪如泉涌,我这是怎样的女儿啊。母亲在世时,隐若听她说过手指皮肤开裂了,记忆中那时,我正检查孩子的作业,或者她后来也说过,但我总是忙,忙,总有无尽地忙,就是没有,哪有一次也好,但一次都没有,去好好坐在母亲的身边,轻轻地抚摸一下她开裂的手指皮肤,为她抹上药膏,而不是她自己什么时候做了护指尖的纱布团根本没用药膏,我却是在她走后第六年才发现,我悔恨……
子欲养而亲不待。只有经历过如此悲痛的人,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痛。一旦离开,就永无相互应答之日,无论你怎么呼唤,怎么想弥补,都永无机会了。
03.放下手机,偶尔静下心与父母说说话,用心地听听母亲的叮嘱
没有孩子不爱自己的父母,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现在,有不少孩子与父母是“相亲相杀”的恶劣关系,或者孩子对父母的泣泪付出冷眼漠视、无动于衷。尤其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承担了比父亲更重的角色,在不好的关系中,母亲与孩子的关系相对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会更严重,母亲对孩子的不受教不知所措,发狂、抑郁、极端的都有,而孩子对母亲的叮嘱、唠叨从不用心去思考,母亲与孩子都需边反省边改变。
其实,母亲需要的并不多,只要孩子健康平安,也偶尔为她驻足,这些就足够了。
而我们现在的孩子很忙,忙学业,忙工作,在每天或每一段忙碌之后,就是忙于玩手机。偶尔还振振有词“有一种爱,是你妈妈说你冷就是冷”,“你说我累,我就累”此类的话来怼怂母亲的担心:熬夜会累坏了眼睛,熬坏了身体,母亲的担忧总被置之不理。碎片信息、垃圾信息、手机游戏,不停地翻动,就是没有时间闲下来静下来思考一下母亲的话。理性的母亲也不是要孩子都去服从,只是希望母亲的话能进孩子的心,或许她们的经验、教训能帮助到孩子的成长。
有一个母亲与我谈起,她在读到特别好的文章时,总是会采取截图方式发给孩子,她这样做不是因为怕早已成年的孩子抓不住文章的精髓,而是如全文分享的话,孩子压根就不会去打开文章看,截图相对直观,也许孩子会点开看一下,最后,那些她特别用心截图的文字,孩子有没有用心去读,她都不敢问,怕孩子又说她话多。
还有一位母亲在交流中说,为了让孩子停下手中不断翻动的手机,她曾提出,在孩子假期间,每天晚上用二十分钟的时间来安静地说说话,随便什么话题都可以,但是她的孩子总是以各种理由把她的提议直接推倒,就是没有时间与母亲说说话。
别说母亲孕育孩子过程中的千辛万苦,就自然生产时的剧痛,让许多母亲多年后还惧怕;抚养孩子渐渐长大的操劳呕心,却被长大了的孩子漠视,生为母亲是多么地卑微。孩子们如果自己做了家长时,他们也会循环成为这样卑微的家长吗?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家长与孩子每天都各玩各的手机,人在咫尺,心在天涯,这样的家庭真让人害怕,但现在这样的家庭可能不少。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世间哪有什么穿越去弥补遗憾与愧疚,除了彼此都在的现世。
每一个今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对每一位母亲来说,渐生的白发与衰老的容颜里也写满了为一个家的操劳与疲惫,相对于多年后孩子的关怀,母亲的青春也同样需要孩子抽时间来驻足凝视。
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经典台词:“每一次告别,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我们无法预料一次的分别,是否会造成终身的遗憾,唯有珍惜好每个当下。
人生并不长,我们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总是拖延改变的孩子,没有谁能肯定地告诉你时间多的是;相反,时间可能真的会很短,短到我们来不及与父母说声再见,来不及再认真看他们一眼;有时候一转身,就真是一辈子,从此无期,永不相见。
珍惜吧,与父母相伴的每一寸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