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那天,在微博上看到, 当天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去世的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上了高中之后就很少再听到的概念,但是这次听到后,有种深入骨髓的震撼。或许是长时间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对自己深刻影响的缘故吧,如今乍得的意识到真如他乡遇故知,两眼泪汪汪。生命本身多变和惊喜,让自己唏嘘不已。
长久以来,自己回忆过去的心态、历程,很少突破高中时代,高中时代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的缘故吧(高考的当口,全副精神都在为了做题备考,加上复读那年自己深刻的感受到机会的可贵和猛然的心智成熟--不想家了)。初中的时候,虽然有升学压力,但是一个非典的假期,让初三下半年过的毫无备考的压力,反倒对伊拉克战争全程关注,父母对自己的升入县一中或许也是没有太大的担忧,总之,备考的压力在为预防非典离开校园后,几乎消失。真心回忆下的话,发现初中真的很平淡,没有密集的考试,只是快乐的等待中考,等待进入高中。每次考完试,总感觉得解放,想把以前想干而没有好好做的事情仔细做做。读课外书成了首选,因为当时热播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视连续剧,品味曾经影响过中国广大青少年的原著成了首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观自此开始影响自己。这部小说虽然后来没有经常回忆起,但是对自己的影响确实极其的积极和正面,大一暑假的时候还特地买了柯察金提起的《牛氓》,继续感受奥斯特洛夫斯基式的高尚的意志、崇高的精神。
这种人生追求下,很快和考取名牌大学一起,作为高中学习的原动力,懵懂的少年时代。每次因为周末可以回家而兴奋不已,无忧无虑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是上课考试,期望有个好排名,让父母高兴。高二的时候,因为陷入绝望的境地式的抑郁了一段时间,甚或是洁癖式心理障碍,通过休息、放松最终恢复正常,那个时候对于飘渺的人生追求逐渐丧失信心,一个如此的追求会让人心神失常,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太没人性了。梦想也转为务实的报效父母,争取活得更心神正常,让更多的同样经历的人少些苦难。就这样读书得来的学问,被自己验证为不切实际。之后,虽然看过更多的类似的书,只是抱着鉴赏的态度了。读者、青年文摘尤为合乎口味,历史类,传记类,经济类,哲学类,心理类的书籍也因为两者的引导,兴致盎然。这些书籍,总会比数理化、政治课更为务实、启人心智,如今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些东西更是漫天遍地都是,甚为可幸。
如今,这个拒绝了的人生观总归曾经是自己一部分,怀念一下初中时代,对把握自我的命运不无裨益。自我实现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而自己选择过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