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日至今短短数十日,却好似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说十天十本书是每天看到不同风景,那么十天一本书就是将一副风景无数次的描摹,每次都给人焕然一新的视觉冲击。
最初的选择——《跃迁》,一直没有改变,我对成为高手的秘诀感兴趣,对高手的战略选择好奇,且着迷他们的思维模式。着眼个人、集体,纵观世界、人类,微察内心、情绪,这本书涵盖的太多太多,如何将这些知识内化运用,并且输出一份满意的感悟,我也是经过了一番尝试。
感悟由始至终的演变
001 目录清晰法
在开始看书之前,先浏览目录,刚好有五大板块。于是我在一个版块抽出一到三点作为一次感悟的内容,也是这样分配阅读内容的。
002 形式倒推法
起初,我在写感悟前会拟定一个形式,案例分析、故事类、便签法、三段论......定好一个好的结构形式,在填充内容,搜索素材。
003 知识内化法
最后,我发觉过于注重形式往往会忽略内容的重要性,我们能运用20%的精华知识在生活中,就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于是,我改变策略,着眼于可以解决问题的知识点,功利性获取知识晶体,反复思考建立知识体系,并且有效输出。
004 真情实意法
任何一次感悟都一定是带着一种“获得”的感情,这是一个结晶。早上四点多爬起来,开始迷迷糊糊,拿起手机开始回顾昨晚的内容,就好像瞬间充血,脑电波流向全身,想法也自然而来,无论是故事还是素材都一应俱全,带着这样的感情写下满满一篇。
005 结果并非结束
最后一次打卡几近黔驴技穷,于是回归内心,探寻影响最深的东西,一定会有几个记忆犹新的知识晶体。因为有实际例子的验证,有故事的丰富,过程值得回味无穷,结果也并不是结束了阅读和思考。
心态被各种左右
打卡第一天,就看到有老铁问怎么写读书感悟,看了模版还是一头雾水。大家怎么会如此焦虑,我简单分析了一下。
001 准备工作没做好
有的老铁临活动开始才选好了书,有人刻意回避三月份读过的书,挑选了一本并不熟悉的。事实上,选一本熟悉的书要比一本毫不了解的书要入手快得多。猫叔也说挑书是要翻的,不大概翻看一下如何知道它的好,所以准备工作要做好。
002 内容太多无从下手
一章就有好几点内容,如果都挨个说一遍一定会超字数,所以一把抓的方式当然不行,不然为什么要字数限制。功利去看,只取重要的几点内容,于己有人引人深思。
003 语言无法精确描述
你一定有这样的感觉,看到读同一本书的别人的感悟怎么能够如此深刻,总结的特别到位,在看看自己,即使照搬书本也做不到结构清晰。这只是没有读懂、吃透、内化,语言不需要对么专业,词藻如何华丽,简单的几个小故事就能阐述一个观点,这正是内化输出的正解。
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件事,找准问题的关键,结合自身思考和实际案例,融会贯通。“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条路上没有做不好的人只有不敢尝试而焦虑的人。
人与事不能忽视
活动营一开始,大家被分散到各个排中,由排长再细分班级,还有写作委员的负责小组成员。
因为在点评组的摸爬滚打,我成为了写作委员之一,就我的理解这个职能的真实意义,寻找优秀感悟文章,并且点评组员文章,大家相互学习一起进阶。
也是因为这样让我主动去看别人的感悟,当然不乏有别的老铁的点评语,大家细致入微的发现,纠正老铁的文章错别字、打卡语音、排版等。着实让人惊讶“利他”的行为比比皆是。
001 积极主动
每天早上打完卡,顺道给其他人点个赞,看看感悟心得,遇到同一本书的感悟,仔细阅读分析我与他的不同,相互探讨思想碰撞。
002 不懂就问
有时看到一些内容,因为没有接触这本书,寻找一样书籍的老铁问问其中的深意,他们耐心解释还会拍照给我看。
003 期待有错误
“多错多成长”,这是我一直说的,不怕犯错就怕错了不去改正。我喜欢得到指正,无论观点还是结构,这些反馈来之不易,需要小心对待。
短短数日,白驹过隙,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排长Sunny,班长Lynn,同桌哲,我们的组员蓁蓁和Mr.Yan,还有太多太多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家相互依伴,相互鼓励,一同精进。在精读的路上与自己死磕到底,与新知纠缠不休,与时间赛跑。
最后放上打卡十天的长图,欢迎大家与小楠子交流指正。
By: 5281—朱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