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节公开课视频《冬阳·童年·骆驼队》,从我的观点出发论之,这节课知识的传授还算比较成功,但如若从提升学生的“思考答辩”能力上来说,是失败的。
败在何处呢?
首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开头一问统整“小英子回忆了哪些童年片段?”每到一处再问“为什么这样概括?体现了什么?运用了啥修辞?你感受到了什么?”……像葡萄,一拎一大串。
我以为这样面对课文,一点点地去挖,是十分不必要的。一来,问题太多,学生总是处于被牵制被干扰的状态;二来,学生的答案多是站起来后临时应对,或者预习时就造好的成品搁在脑子里,又掏出来,大多数的人都是旁听;第三,这些问题又比较肤浅,答案要么是旧知识的再现,要么就是碎片化的语言,探究的价值基本不存在。
整节课,得到了一个答案再奔向下一站,显得忙碌而凌乱。
再者,授课老师声音动听充满了莫名的深情,对学生的反馈评价多样化而于形式上不可挑剔(老师相当一部分心思都放在这里),加之接连不断的音乐和学生的回答能看得出师生准备预习充足。这本是表扬式评课的侃侃而谈的亮点,我却觉得不太真实。为什么不能放下架子自自然然呢?为什么……
前两年,我讲公开课,光磨得磨好多遍,正式开讲前又总要抽出一节课让学生帮我检查课件,说是这么说,其实醉翁之意在于要学生提前熟悉熟悉,好别出岔子。
总怕讲不好,丢面子。怕领导、同事瞧不起,那么拜托,可以这么说,,身在课堂,我不是在教学,是在实打实的演戏。
很多事儿,我们都是这样被虚无“面子”,框着架着,害了学生,骗了别人,还有渐失本真的自己。
后来,我警告自己,决不允许再犯这样的错。
回到题目上说,怎样使课堂显得完整,让学生有探究的劲儿和潜力?
少提问题,或者只用一个问题串起全文。
这个问题要在教师深思熟虑反复揣摩之后,才提出的。这个问题是要能带出一系列学生能自发开采的“任务群”。
我在讲《企鹅爸爸》的时候,偶然碰撞,以让学生“猜猜我要讲什么?”为中心发散,并解答。然后放在一起探讨,学生说出了许多我备课都没有备到的“精彩”。
今天讲《美丽的地球》,在研讨了读法后,我说“一二段中有个密码,它可以统领了全文,是你学这文的法宝?不过一般人找不到。”
一阵儿沉思,子栋说:“是‘唯一’,这个词语,照应了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地球’。有始有终就是前后照应,统领。”
“是‘问题’,前两段是问题,3-7段都是关于地球科普知识问题和问题的回答。”紫彤说得有理有据。
又有好几个孩子说“家园”“了解”等等。
我这么举例意思是说,老师提出得问题越少越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去建构。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说: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中。不仅是因为“真实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而且是因为客观活动是个体建构知识的源泉。”真正动起来,很关键。
学生动起来了,建构完整了,课怎么会不完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