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科技部负责同志对《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基本考虑和重要举措,以及如何保障各项措施扎实落地等进行解读。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核准选人“识别码”。“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要把握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把“爱国爱民、理想信念、实干肯干、改革创新、责任担当”作为识别人才的标准,做到“慧眼识人”“大胆选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牢固树立“能力为本”的用人导向,变注重“政治素质”向“政治素质”与“能力素质”并重转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工作实际的需要,通过招考录用、定期转岗流动等方式,严把“进口关”,在源头上确保干部的高素质,真正把那些失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发现起来、吸引过来、聚集起来,积极营造“百策求贤”的良好氛围。

        抬升育人“精准度”。“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人才是国家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重要育人目标,通过更新培育理念、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模式来抓好人才教育培训,突出“传帮带”发展一批、“送出去”锻炼一批、“证书式”培训一批,帮助干部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熟悉业务能力,提升干部的业务素养与专业能力。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适时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上挂下派、交流任职,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竞相迸发,激励广大人才发挥作用、创业奉献,推动各类人才争当高质量发展的奉献者。

        划好用人“刻度线”。“马儿跑得快,全靠有人带。”对于基层而言,在具体用人过程中扬长避短,以用好、用活人才促进精准聚焦人才创新攻关。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对号入座”,做到“人岗相适”,注重选贤任能,考虑深入、研究透彻,将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用好用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使人才创新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使他们事业有所发展、成绩有所彰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