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课总是走神,打哈欠,看视频打打鸡血,发现自己还是困,索性拿起书架上一本书来打发时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我知道这本书早晚会看,就像《当下的力量》一样,在生活的某一个节点,我会打开它,并且我相信它会带给我一些什么。书中的主人公塔拉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控制、暴力和冲突的家庭中,父亲是一个狂热的摩门教信徒,坚信上帝的力量,坚信世界末日,对政府、医疗、教育嗤之以鼻,而且以其自身的强壮和严肃、刻板、疯狂的性格在家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母亲虽然聪明但在长期的洗脑下自己也成为丈夫忠实的追随者。他们共同孕育了七个孩子,这些孩子鲜少有机会接受教育,主人公塔拉则是17岁才真正走进学校。在这之前,她对世界的认识完全由父亲决定,父亲的决定中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他就是真理的化身。此外,她还有一个暴力的哥哥,一个无法控制情绪,随时都有可能打人甚至恐吓威胁要把你杀掉的哥哥。在这样的一种原生家庭中,塔拉不是走出去,去上学,去更远的地方就可以完全逃离的。她要逃离的,或者真正让她痛苦迷茫的,是从成长的早期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被灌输的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与她在学校的生活完全不同,她陷入一种巨大的迷茫中,到底什么是对的?到底我又是谁?我们看着优秀的塔拉一步步迈向更高的学府,我们也看着她在远离家庭的过程中内心一步步走向崩溃,从想到可以平衡关系到后面勇敢地独立行走,她最后给了这份亲情最美好和智慧的诠释:真正尊重爱的唯一方式,就是尊重爱的极限,爱某人,并非实际赋予你改变他们的能力,因为爱,不关于力量。你可以爱着一个人并且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想念一个人并且仍然很高兴他已经不再你的生活中。
有时候,我很难在别人面前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地说出一个观点,因为我的脑海里有关于这件事情许多不同的视角,所以我比较容易理解别人,包容别人,但很长的时间里我还是非常羡慕那些说话非常确定的人,绝对的话再加上一点个人的光环,就变得富有个人魅力。书中有一段文字大概可以给出某种解释: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会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人们也许想听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但可能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自信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答案。 语言是有魔力的,极具迷惑性,而真正让人信服的是一个人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