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
你现在的存款,够你在医院的ICU病房里待几天?
大家认真地计算着自己的存款:最惨的只够待半天,最好的能待一个月。
ICU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各色各样的病重患者,躺在多功能床上,绝大多数都是昏迷或者被镇静状态,一动不动,仿佛空气都是凝固的。
病人从头到脚,插了天线地线中心线.....呼吸不好了,需要气管插管;休克了,需要大量补液,那就深静脉置管;病重患者无法经过口腔进食,置入胃管;患者肺炎严重,产生了胸水,那就插胸腔引流管;休克的患者,医生需要确切知道他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的尿量,那就置入尿管.....
所有病重患者,都需要24h不间断进行心率、血压的监护,而心电监护仪就有3条连接线以上.....可谓触目惊心。
在ICU病房,可以迅速消耗一个家庭全部积蓄。
昂贵的仪器设备、高档的进口药物和血液制品、还有时刻待命的医护人员......哪怕在ICU一天要花费20000块,也有人愿意负债几十万默默坚持。
只有当最爱的人进了ICU,你才会真正理解,用钱买命到底是什么感觉。
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的差距,仅仅隔着一场病。但是,当我建议身边的人都买份保险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回复我这句话:“我有医保了。”
坦白说,医保对于不看病或者很少看病的人而言,作用不大;对于经常看病的人来说,很有用;对于看大病的人来说,聊胜于无。
平时一些小病花费几千几万,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都可以承担,但如果一旦罹患大病,需要进口药、医疗器械、甚至进入ICU,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治疗费用,谁能保证自己可以爽快地拿出来?
一旦遇到大病巨额的医疗费,医保报销就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缓解普通家庭因重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我强烈建议,每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都应该把医保、商保配置齐全,这是对自己及家人应有的担当。
不过,买保险可是个技术活,要买就得找对行家。为此,今天泽宾来为大家讲讲买保险路上都容易走进哪些误区,怎么做才能避开这些误区。
普通人对于保险错误认知
怕钱不够: 我家收入一般,保险是有钱人买的;
其实,家庭收入越低,意味着抗风险能力越低。在中国,很多贫困家庭都是因病返贫。因此,对于普通收入家庭而言,保险是非常必要的。
更何况,配齐一家人的保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贵,一般来说,花费家庭年收入的10%就可以拥有性价比很高的保障。
怕不赔白买: 买了保险白买,担心不给赔;
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是靠“拒赔”来赚钱的,保险拒赔必须符合保险合同约定或相关法律规定。只要投保过程真实合规,就一定会受到《保险法》保护得到应有赔偿。
从上述数据看,在获赔率方面,很多保险公司都达到了95%以上,理赔真的没那么难。
怕不生病白买: 万一不生病,钱就白花了;
谁都无法100%保证自己能一辈子健康平安,买保险就是让保险公司帮你承担风险。一旦发生不幸,能够获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赔偿。
买保险为什么一定要找专业代理人?
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财务状况不同,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同,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对保险保障的需求也不同。所以保险不是随便乱买的。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保险从业人员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为你设计全面、合理的保险方案,让你少走弯路。
所以,买保险一定要找保险从业人员,才能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保险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条款也很多,很多客户抱怨看不懂,这个时候,保险从业人员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一个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对条款的理解非常到位,他可以帮你解释条款,让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买得心里踏实。
一个保险从业人员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理财规划师,他掌握专业的理财知识,熟悉不同理财产品的优缺点,可以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向你提出专业的理财建议。在为你规划人生保障系统的同时,也为你人生的财务系统进行规划,无论遭遇什么风险,都可以平稳度过。保险代理人就是一个家庭的财务医生,让你的资产配置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