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思绪万千,出其不意是前几天师姐聊到近况,听完她的建议,总感觉自己的思想还是那么幼稚。很多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无法做好,却总是先去谈理想,但是理想太遥远,现实太骨感。加上尴尬的年龄,活在三四线小城,总是感觉到自己好差劲,什么都没学好,什么都做不好,懒懒散散,得过且过,活在如此“Hard”模式下,走对的路,可以拿来写励志故事,走弯的路,反思之后,可以用来写鸡汤。在师姐的开导下,决定重新慎思做人,升级自己的认知能力,排除爬行脑的堵塞,特别在听了师姐分享的课程职场加速器《掌陀自己的人生》,特别受益匪浅,瞬间感觉之前做的事情一直都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没有做一个系统完整的规划。
刚好今天是2017年上半年最后的一天,结束了泄心的半年,下半年打算制定行动计划克服自己的空想,拖延症。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了前辈的思考后,我认为,自己很多兴趣缺乏理性的认知。认知包括三个层次:认识——接纳——调新。谈起兴趣爱好,总觉得自己范而不精,比如思维导图,旅行,运动等等。对于兴趣和热爱感觉自己永远浮在表面上,而无法做到深层体验,即是体验不到成功,自然也体验不到热爱。像一位学者说想得到的如果暂时无法找到,就先把本职工作干好,从自己的日常工作出发,找到一个可以和自己资源离得最近的。当然对于现在活在老家小城中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仿佛一切都要重新从零开始。但为了以后的自己不要像现在这样过着如此迷茫和尴尬。我还是愿意像自己第一次辞职那样果断跳出来。
每一段成长都是一段经历,从今年的微课中结识一位90后讲师,对于职位认知她的理解很到位,当然部分也受到主讲老师的点评建议。
[爱心]24岁的想法
从业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哪些因素
总结起来四点:
知识学习,薪资,公司背景,职位
每个人要明确在不同时间段你的取舍
当然取舍的标准是你的总体职业目标
[爱心]25岁的想法
总结起来四点:
职位(是否对未来职业规划有帮助)
平台(是否给予一定的机会和授权)
领导(是否与领导思路风格相契合)
薪资(是否努力付出会有物质给予)
一段小小的职业规划我也是对此同样的感想,毕竟24岁的时候已经做到了,虽然在职位上有点瑕疵,但因为岗位的调动,缺人,没有单纯的专职工作,就这样我成了综合专员,接下来的迷茫就在于如何适应这段时间的职业转变及职业定位。
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是做通才还是专才?也就是走专业路线还是综合管理路线,都和人格特质相关。这段话来自《得到》精英具备的智慧。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认清自己。我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女孩。我要成为新兴产业商业人力资源管理届的一员。下半年的行动计划如下:
1.职业选择进修或云课堂听课,提高自己人力资源薪酬设计及培训模块。
2.空余时间每周坚持画思维导图2张(软件版或手绘均可),可以运用到相关人力工作上,提高思考问题能力。
3.每周坚持KEEP两次以上,加强身体锻炼。
4.每晚睡觉前坚持听《得到》或喜马拉雅电台的新闻点评或书籍。
5.多关注培训与人才发展群的分享。
尽管路程有很多荆棘,尽管自己思考问题还缺少很多思想上的认知,尽管会有一点点道德绑架,尽管还有很多风风雨雨,但是2017年要干大事就必须坚持,必须行动,JUST DO IT !
笑对生活,笑对人生,手动给自己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