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气质如何,与这个人的成长经历,道德修养,三观培养等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当然,气质也是要由一个人人生阅历的长期沉淀和千锤百炼才能够形成的。那么,有人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你能够认同吗?又应当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首先,笔者是认同这句话的。因为人的良好气质的形成,不是凭空而来的,你想要什么样子就可以随便得到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朝一夕里,不费一点力气和功夫就可以得来的。就拿笔者本人为例来说吧,现在的年纪是偏大了一点,但是,即使早在年青的时候,在别人的眼里和心中,本人都是一个颇有气质的人。当然,在这里确实不存在丝毫显摆和骄傲的意思,因为事实本来就如此。现在想来,这是与本人的勤奋好学,富于爱心,忠厚善良的自身所为密不可分的。
笔者自幼就酷爱读书,记得在小学三年级时,就已经开始看小说等各种书籍,五年级时,已达到了入迷的程度,连走路、上课和干活的空隙,都在看书,几乎看了自己能够想方设法找到的一切古今中外的许多著作,从而学到很多非常丰富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知识。后来的青少年时期,由于经过一路走过来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的磨练,又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礼义道德,更加让本人少年老成,沉稳持重,遇事镇定,自信服众。而所娶的媳妇又是一个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我俩相敬如宾,相亲相爱。所以这一切,在本人的气质里,无不留下这些实实在在诸多因素的深刻烙印,从而才逐步造就了自已的良好气质。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具备较好的气质和优良的人格魅力,必须要历经必要的锻炼才能形成。而喜爱读书,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营养;热爱生活,从走过的路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培养爱心,从所爱的人那里获得感情等等,是让自己拥有非凡气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大家以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