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隔壁就住着一对老夫妇,老妇人的名字我早已不记得了,先生的名字我依稀记得,叫“仲乐”。先生很喜欢小孩子,他开着一个小书铺,我时常去那儿玩耍,里面有许多书,但是买的人不多,只有他一人每天津津有味地看着。每次去他家,他总会给我将很多故事,我依稀记得他讲得最多的是《三国演义》,后来又有《水浒传》,先生喜欢演绎故事中的人物,儿时无知,只是笑他演得有趣,年纪大,有时候站不稳,那单腿的样子甚是惹人发笑。
后来街上搬迁,所有住户都搬进了高楼大厦,原来的很多街坊邻居也都四分五散,有的不知搬去何处了。新的楼房即使是邻居,大门一关孰都不识。我便是许久再未见到仲乐先生。时间过去了十几年,我已不是当年的小儿,偶然一个机会我见到了仲乐先生,他和以前一样,从菜场出来,只不过双腿有些踉跄。我匆忙过去与之相识,先生高兴地喜笑颜开,请我去他家一坐,我欣然前往。先生家屋不大,却有一书房,书橱倒是甚大,书籍无数,有的还是一些旧版书籍。先生问起我现在何处,做何许工作,我回答我仍在读书,学古代文学。先生一听更是喜悦,连连说道:“古文好啊!甚好!甚好啊!”借着这个机会我便和先生漫谈起来。先生喜爱传统文化,爱好古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孔孟不能丢。”我转眼看到他书橱里的书,老庄孔孟皆存其中,一本《三国演义》破旧不堪,书角早已蜷成一团。先生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徐徐道:“哎呀!真是羡慕你,读书就是你的工作,可得好好读,咱们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啊!”我羞愧地点点头,先生的热爱从内心散发而出,也许我也热爱,但是我比不了他,他爱了一辈子。先生在我做客的时间里一直喜笑颜开,拿了许多水果,还泡了茶,笑着和我说:“文人交谈,得喝茶。”
茶喝些许,我耐不住性子,问先生:“您是真爱这些书啊!”先生看着书橱,又看看我,仿佛我说到了他兴致上,又一次笑开了花,道:“唉,一辈子没什么喜好,就这些东西啊能让我欢喜些,怕是出不来了。”先生又抿了一口茶,缓缓言道:“我年轻的时候,哪有什么电视,电话,就看看小说,读读书,攒些说书的资本,那时候,我们三五个一块儿,我就能说。”说到此先生越发高兴,“特别是讲那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赵子龙七进七出,单骑救主;张翼德威震长坂坡。”先生站了起来,单脚翘起,作上马,单手提刀枪之势,喊道:“吾乃常山赵子龙?”这一刻先生仿佛褪去了年岁,声音中充满了浑然的气息,中气十足,眼神中充满着坚毅。我见状立马鼓掌,竖起拇指,“您可真是老当益壮,颇有当年黄忠斩夏侯渊的气势,亦不逊廉颇啊!”先生听了,哈哈大笑,那股子高兴劲儿仿佛憋了好久了,该是许久没如此高兴了。“平日里可没人和我聊这些,我有的时候就自己跟自己演,家里人都以为我是神经病。”说完这句话,先生的妻子回来了,见了我在此,便和声招呼,听闻我们在聊这些内容时,先生的妻子笑着说:“你可不知道,有一晚我听见他在哭,我就出来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关云长被砍了头,忠义英雄陨落了。”先生没有笑,瞪着妻子,“你懂什么,古人说读《陈情表》不哭的人那是不孝,读《出师表》不哭的人是不忠,读《祭十二郎文》不哭的人不可以为友,读《报任安书》不哭的人其人不为人。我就很骄傲,我读完都哭了,哭的稀里哗啦。”听完先生此言,我心中不满敬佩,情不自禁地称先生为“先生”,“能有先生这般地,现在可是很少了,忠义礼智信,自古乃是华夏子孙秉持的观念,先生算是承着了。”先生听完我言语,眼中噙着泪水,“得空你就来,我欢喜得很。”我连连点头,寒暄过后不久,我便离去了。
过了半个月,偶得一张碟,《单刀会》的戏碟,我自身不喜戏曲,便念着给先生送去。晌午过后,我便去往先生家中。开门的是他妻子,我问道:“您好,仲乐先生在吗?”“老头子出去了,他真的是跟个神经病一样!”她的回答中略带怒气,招呼我茶水之后,婆婆告诉我事情经过,先生以前在街上跟人下棋,那人跟先生下了好几局都输了,但是不服,便约定等他学成棋艺之后再来找先生挑战,今日便是约定之日,但是这已经过了十几年了,老婆婆说:“你说说看,那人怎么可能会去,都十几年了,当时就是那么一说,这老头子真是固执,怎么劝都不听,他肯定是去碰一鼻子灰。”我笑着说:“您忙您的,我等等便是,无妨。”过了许久,先生缓缓的进了家门,婆婆瞪着他,言语道:“人没去吧,你怎如此傻,都过了这么久了,谁还记得?”说完便进了厨房。先生“哼”了一声,双手背到背后,边走边说:“说好了就得去,他不来是他的事,我应承了人家那就得去。”看到我来了,他马上变了脸,喜笑颜开,我将戏蝶递给了先生,先生开心的像个孩子,“哎呀!《单刀会》好东西啊,云长啊云长,咱又得见面喽。”先生看着戏,情不自禁地开始跟着做起来,那一步一步走得跟戏里的关云长一样,娴熟的很,嘴里跟着配戏的曲子唱,一幕幕栩栩如生。晚些时候关掉了电视机,先生满头大汗,定是有些日子没这么大动干戈了,他看着我说:“可得谢谢你了,带给我好东西啊,你说要是真识得关云长,我可也得跟他拜个把子,提刀上马,中兴汉室。”说这些话的时候,先生眯着眼,想是脑子里一幕幕画面层出迭起。我接着先生的话说:“您策马扬鞭,若在三国之时,定是中兴汉室肱骨之臣啊!”先生一阵笑声过后,摇摇手道:“哎呀,生不逢时!我是跟不上这个社会的节奏喽,现在年轻人用的我都不会,电脑,手机,用不来,我的伙伴那,也就这橱里的书了。我那时给我的儿子讲《三国演义》,现在给我孙子讲《三国演义》,他们没兴趣,不喜欢这口,我也就不和他们讲了。他们现在忙的,有时吃饭都盯着手机。”聊了些许时光,我起身准备离开,先生见天色已晚,便留我吃晚饭,说过会儿孩子孙子会到,人多热闹,我怎可叨扰他们家人天伦之乐,多言婉谢。先生看着我说:“孩子,跟你讲话我觉着亲近,有东西聊。”听到此,我便留了下来,与他们共进晚餐。
仲乐先生甚是客气,晚餐菜品甚多,果如其所言,子孙来了吃饭的功夫也没有,摆弄手机成了整场的主要景色,只有我与先生攀谈。婆婆讲到当时街上邻居的儿子在外头做生意,现在赚了很多钱,那时候不对的邻里亲戚现在都热着捧,买了好几套房子。先生不屑地说道:“假情义,说不定等哪天他没钱了,人家又是冷脸。”先生的儿子这时候说话了:“您可别这么说,您这是眼红吧?他爸爸跟您一般年纪,在街上那时就赚了不少钱,给他儿子攒着本呢!他今天能富起来,他爸是基础,您再看看我,小职员一个,我要有本钱,我也做大生意去了。”先生仿佛羞愧地低了头,言语道:“咱是没什么钱,我觉着吧开开心心过日子,踏踏实实做人,钱太多了你说不定压力更大。”他儿子马上补上一句:“您可不知道,我现在就特缺钱,我觉着您那时候就应该务实一些,攒点钱做点什么的,您橱里那些书当时可不便宜,您也就自己看看,不去教书,您也不是什么大教授,要是当时做了点什么,说不定现在就不一样了。”先生听完以后没有在桌上多呆,离席而去,他儿子嘴里低声嘀咕着:“现在啊,看人是不是成功人士,就看有没有钱,我这一看就是穷光蛋呐。”我按耐不住心情说道:“您的父亲可是学富五车,他学的看的东西可不是没用的。”“那就用啊,也没见着他用啊。”说到此我便不再言语。晚些时候,我和先生打过招呼,并感谢先生的招待,告辞离开。回家的路上,想起下午与先生的欢愉时光,看到一个热爱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先生如此愉悦,我心中也不满喜悦,但是又想到先生儿子的那席话,便确认了先生平日里可交流的人不多。
周末早晨,我接到先生的一通电话。先生说他想买一本书,可是现在年轻人买书都是网上买,听说有的还便宜,想托我帮他买。我应声允诺,先生要买《黄帝内经》,我便在网上下单购买。两天之后书到了,我通知先生书到了,便告诉先生我会送过去。先生知道后欣喜若狂,谁知他没过一会儿跑至我的学校住所,我内心甚是奇怪,便问道:“您怎么知道我住这儿?”先生道:“我进校门的时候问了不少学生,学古文的住所在哪一片儿,慢慢就摸到这儿了。”先生满头大汗,笑容时刻挂在嘴上,我便不多犹豫,将书籍给至先生,我跟先生说,这版《黄帝内经》有插图,可以看的更深入一些。先生不停地翻阅一张又一张,结束之后看着我言道:“以前我有,但是六十年代一乱,就丢了,就再没找到,想买来着一直没买,不知道网上怎么操作,儿子他们忙,也不麻烦他们。”先生收入包中,不停地谢我,临走时说了一句:“有了这书,我怎么着也得学着活到一百岁啊!”说完便扬长而去,平时的踉跄今日仿佛也好多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去看望仲乐先生,进书房的时候,先生正在读《道德经》,旁边放着一本《庄子》和《易经》。先生见我来了,甚是高兴,原来先生刚看完戏,便寻思坐着读一会儿书,先生说学阴阳义理可离不开这些书。我对此也是很感兴趣,便与先生一块儿讨论了一会儿,先生讲到《庄子·逍遥游》时站了起来,张开双臂,看着外面的树木言语道:“人便是从无到有,在从有到无,始与末皆为无,天地广阔,宇宙无垠,渺小之人何不随天地宇宙而动,来则来,去则去,不动声色。我想人若死了,便可飘渺于天地之间,这也许就是自由了。”又与先生畅聊许久,在快要结束交谈的时候,先生拉着我的手说:“我晚年的时候,遇到你这个年轻人,我不是什么大学者,大教授,但你却愿意听我这个老头子讲这些牢骚话,我也是幸运之至,除了你还有谁会听我说话呢?”我拍着先生的手回应道:“先生虽无世俗名位,但确实爱着古书,爱着古人的东西,我在先生身上看到了忠义礼智信,既然如此,我为何不尊重这样的人。”先生眼中泪水满盈。没过一会儿他的儿子来了,告诉我先生要搬家了,会和自己一起住,我好奇发问为何?先生儿子道:“好不容易贷款买了房子,得让先生来住住,现在先生住的这个太小了,搬过去邻里们也都看到,看看我多孝顺,有了房子就接老子来住,他们的儿子这样做了吗?”他的脸上铺满了欢笑,先生给了我地址,让我时常去看他,不然没人和他聊,他也闷得慌,我欣然应允。
先生后日搬家,我与先生允诺,帮其搬家,特别是书橱这一类,怕路上散掉。新屋离先生原来的住所较远,搬家的车上了高架,速度较快。司机一个愣神,车子急速晃动了一下,后面绑着的一些多出书橱的书应声掉在了后方。先生急叫停车,快步下车去拾,就在这时发生了悲剧,先生被撞倒了,急送去了医院,但仍没有救回来,仲乐先生就这样走了。依稀记得先生当时说就着《黄帝内经》要活到一百岁,但事与愿违,先生还是走了。所有人都认为先生傻,丢了就丢了,还去捡什么,又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但我想那些应该就像先生的生命一样,生命难道不重要吗?仲乐先生用自己的命去捡了属于他精神和灵魂的命。
那天我心痛无比,虽然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先生,但因为相同之趣,我们相谈甚欢,我万万没有想到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先生。后来我将丢在路上的书全部拾了回来,这些书应该有些时月了,有的破旧不堪,有的甚至缺页,但即使是这样,先生仍然为此付出了生命。先生并不是一个英雄,一个伟人,但是他骨子里、言谈中、行为中我可以清晰地看出先生风骨盎然,是个秉持着忠义礼智信的人,即使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先生有两条命,最后都失去了,先生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是正常人,一个真正的人,但是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仲乐先生,一个将国学刻在骨髓之中,并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