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改变自我等于杀死现在的我」所以恐惧自己的变化,该怎么办?
别逗了。
说的跟自己有能力改变一样。
就你这种思考方式,语义底层都是完全紊乱的,你能改变个毛啊,原地踏步就不错了。
明清时代,有个专有名词,用于使用文艺语言进行思考的、什么事情都要搞出某种悲剧或者浪漫气息的、成瘾于文艺刻奇和主角感幻想的女性,叫【痴呆文妇】。
这个词其实不仅适用于女性,男性里面也有,而且随着识字率的提升、民国才女意淫文艺范和各种琼瑶和后琼瑶女性文艺的流行,在当代依然存留很多,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变种,其分类已经从单纯的【痴呆文妇】或【文艺青年】,扩展到很多领域。
比如【虚空爱国青年】,动辄搞一堆宏大叙事和主旋律大词进行思考;比如【民间哲学家】,搞一堆其实自己都完全不知道语义的词汇去不断内耗折腾;比如【神经病天道症】,通常是因为神经病,所以语言和思考上经常使用一堆毫无价值的惊悚词汇和看起来有关联的各种生僻词,然后号称自己懂了天道。
这种人活在矫揉造作的文艺词汇堆积的思维和想象中,基本上是没有改变和进步的能力的,他们的生活就在表征的变化下,本质不变的,刻舟求剑的不断自我折腾或者自我取悦,并对外表演各种各样的主角感。
以本题目为例,
【杀死】现在的我,这个【杀死】就是典型的一种语义滥用,把用在对外表达时用于提供惊悚感的、增加夸张性的、有可能有文艺化共鸣感受的词汇,当成了思考可以用的词汇。
为了所谓自己认可的文艺的美感,放弃语义严谨性,把本来用来骗观众情绪的辞藻,用来欺骗自己的内心。
自己的内心被骗了以后,就开始内耗,激活认知紊乱。
然后还出来提问,或者找其他人问,来表演自己思维的独特性和文艺价值。
这个过程是很容易成瘾的,因为文艺辞藻很容易搞出来各种各样的,第一眼看上去深奥或者富有哲理的,实际上是毫无逻辑的语言粪坑。——低成本制造的粪坑又会被一堆苍蝇所喜欢和环绕和谄媚。
制造粪坑成本很低,我们几分钟就能制造出一堆:
“未来的我,对现在的我来说,是一个彻底的陌生人。”
“时间流逝的本质,就是‘我’持续的湮灭与重组。”
“成长,就是不断背叛曾经的自己。”
“如果宇宙终将热寂,此刻‘我’的烦恼有何意义?”
“我的‘自由意志’,不过是无数潜意识的化学反应在投票。”
这些粪坑写文章忽悠别人可能不错,能忽悠不少群氓,别忽悠自己。
以上。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