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穷人当了很多年。

当然我现在依然没有变成富人;但确实从小就是天然的穷。我的家乡,在省内长期以穷而著称。而我的童年开始的时候,混乱年代才刚刚结束。八零年代出生的我甚至还保存着一些没有通电、点煤油灯的记忆。

然而我小时候对穷这件事情并没有很深的感触,大概因为周围的人都穷的缘故。虽然,有比我家穷,连个囫囵衣裳都穿不上的,也有“富”到没有过年过节、没有客人访问,居然也偶尔称肉吃的,但差距也仅限于此了。大家仍结结实实都框在穷的范围。

我一向认为,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有一件小事可以佐证我这个观点:当时我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叫做《穷人》,大概是托尔斯泰的作品。里面写到,“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光脚跑来跑去的事情我小时候也没少干,但是吃着面包和鱼(多么奢侈的两样食物)的人,为什么还被称作穷人?我整个童年百思而不得其解。长大后,我听说中学语文课本里莫泊桑的那个有名的短篇小说,叫做《我的叔叔于勒》的,原文本有来自法国中下穷酸家庭的“我”吃烧牛肉喝牛肉汤太多而想多增加些新花样这样的描述,被教材编者们“好意”的删掉了,大概怕我们迷惑的缘故吧——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穷人,竟然是嫌牛肉吃太多而腻烦?!这让我们年头到年尾只有过年才有有限的吃肉自由的伟大国度的老百姓情何以堪?!

我初次意识到自己的穷,是进城读大学那一刻开始的。原来,世界还有这样的一面啊……我在所有当时看着富丽堂皇的事物面前,眼花缭乱,张口结舌,过去十几年的生活经验像个干瘪难看的柴禾垛一样,被光鲜的、骄傲的城市摧枯拉朽,而轰然倒下,彻底失去了使用价值。我还记得,晚上在宿舍看别的女孩洗脸后,拿着各种瓶瓶罐罐涂涂抹抹,我惊讶地问对方,“不是要睡觉了吗,为什么还要涂脸?”那女孩更惊讶地回答:“睡前的护肤也很重要啊!” 那时候的我,只有一块两元钱的香皂,洗澡兼洗脸用,涂脸的,是一瓶不到七块钱的大宝……

穷还体现在逛超市的时候,推着个大而空的购物车(完全不需要购物车),在货架前没完没了的比价,买了寥寥几件必需品后,再仔细寻找那种片数最多,厚度最薄,价格最便宜的饼干,偶尔为之,作为学习奖励;遇到别人推着满的购物车,也幻想着有朝一日我也阔了,随意所欲,大手大脚,满载而归…… 我有一天在宿舍说起我这个寒酸的“梦想”,本以为会引来笑声,结果几个女孩也附和,也说有过同样的想法:在超市装满一个购物车,雄赳赳气昂昂去收银台...... 包括那个我们公认的本地“有钱做生意”的家庭出来的女孩。由此看来,她也在某种“穷”的维度,因为还没有到达随心所欲把商品往购物车扔的自由...... 

大学毕业很多年后,当年的宿舍“穷”学生们(参差不齐的穷)拖家带口欢聚了一次。谈笑间不知谁又提起当年抠抠搜搜逛超市的情景,每个人捧腹大笑起来。如今的我们,已经可以轻而易举装满一个购物车了,要是愿意的话,两个购物车也行......

又过了一会,自然而然聊起孩子,聊起升学,聊起将来留学费用.....大家又感慨起来,说每年要多少万的不菲开支,攒了多少年的家底都不知道够不够用;俨然我们又一次将被“穷”捕获。

穷啊穷,也许我将与你如影随形,相伴终老。且期盼你温柔一点待我吧,看在我们多年发小的关系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