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本质:没本事就要少说话,否则就是自取其辱。
人微言轻少说话,实力薄弱少逞能,没能力的人在人群中说一句话,要么没人回答,要么有人反驳,更别说你有什么说服力了。这就是人微莫劝人的原因。你对不对并不重要。顺应强者,反驳弱者,这是人之常情。
其实你说的是对是错真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是谁,你是什么身份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别人不会在意你的自尊,只会在意你的能力。如果你啥事都没有,还整天到处找面子,那是一种底层思维和狭隘行为,别人只能更加无视你的存在。
俗话说“人微言轻”,意思是说自己地位低,就连说话都不会得到重视。
的确,那些穷人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愿意听他们的声音。如果一个人很穷,所处的环境不好,一定要注意言辞,在别人面前尽量少说话,避免恶从口中出,这样或许还可能会给人留下一些好感;
但是,如果你明明没有社会地位,还在外人面前滔滔不绝,只会让别人看不起你。
换言之,一个有身份和地位的人,随便说句话就会有人快速组织自己的语言去附和、去盲从,甚至点头陪笑。
“位卑莫劝人”也是如此。既然社会地位已经很卑微了,这些穷人就不要再去劝别人了。毕竟没有人会愿意听这些卑微的“失败者”说话。
相反,人们会想,如果你真的懂这些道理,你怎么会陷入这样的境地呢?可见,一个卑微的人,只要一开口,就会被认为是错的。
大多数普通人都有一个顽固的劣根,那就是欺软怕硬。几乎所有人都会依附强者,轻视弱者。这就是人性的本质。
人性就是趋利避害。通俗点说法就是弱肉强食。
反映在人与人之间,就是强者永远强,弱者永远弱。即是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大鱼之吞小鱼也。
所以,成年人必须具备理解人性的能力。
人到中年,必须具备理解人性的能力,学会透过表象看事实,洞察人心,处理人情,看透人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避免痛苦。
比如,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对待长辈的时候,即使他们错了,你也不要急着去纠正,因为长辈会骂你“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你就教训我一顿?”
比如不要在下层阶级或者年轻人面前找优越感,不要在他们面前老是夸夸其谈,吹嘘自己。这些人肯定会想:既然你这么厉害,怎么会混成这样?
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也不要试图让别人理解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的人。
美国总统林肯说过:与其与狗争辩,被它咬一口,倒不如先让它走。否则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伤。
人生有两种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痛而不言是一种智慧,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
独处时守住自己的心,群居时守住自己的嘴,是成年人最聪明的行为。
其实人是通过表面的言语,行为的表情,以及一种来自对方内心的感应,逐渐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和自己的真实想法的。
很多人都想得到一个结果,但是真的有人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学习和提高,在教育中去观察和实践这种理解人的能力吗?
这种境界需要修养,需要洞察,需要敏感,需要对人性的成长和心理发展的综合研究,才能真正提高这方面的穿透能力。
认识人,了解人,洞察人性。从事实、感受、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去深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君子立于世,必有洞见人性。不要半辈子不知道人性的本质在哪里。只有懂得人性的人,才能驾驭他人,才能安全处理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