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学时期的假期作业之外,头一次在书还没看完的时候写读后感。
之前看《在路上》,中途会零零碎碎用笔记下很多东西,有时是抄喜欢的句子,有时是记录自己对书中某些事的看法,有时是记录自己对书中某些人的看法的看法。甚至数次想着,反正故事脉络基本就这样,整体笔法和态度我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干脆先把想法汇成一篇文章吧,省的到时候又忘了。
后来还是忍到了看完,忍到看完之后回想一遍整本书的情节和路线,才开始动笔。
但我想,如果我现在不着手写一些想写的东西,我可能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动手写了。
兴致勃勃地翻开《云边有个小卖部》,发现它不是像《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或者《让我留在你身边》那样的故事集,而是一本完整的小说。
读了一两章,暗笑:果然还是张嘉佳的风格,仿佛把所有的事都叙述的云淡风轻,但当我用云淡风轻的态度去看他云淡风轻地描述的事情时,又感觉哪里怪怪的。
一直很喜欢张嘉佳的文字非常的优美,但更多体现在意境而不是文字本身,而意境又不像是在古诗文中感受到的那种意境。这种感觉大概就是,觉得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可是就是觉得好。
又看了一会,暗叹,云边镇的小学,真美好。足够质朴的文字加上足够质朴的年岁,勾勒出一幅淳朴美好的画卷。
中学时代一笔带过,上了大学的刘十三终于离开了云边镇,但没考上清华也没考上北大,终于还是遵从了现实,去到了一个普通的高校。
失败的恋爱,失败的学习,他终于在考场上哭号着大喊:我很好,我会好的不得了!我会重新做人!绝对不会再失败了!
看完这一段,我觉得好心酸,但是还是好想笑。心想:张嘉佳为什么总喜欢把悲伤的事写的这么搞笑,就不能好好煽煽情吗。
毕业出到社会,到处碰壁,外婆寄来生活费,刘十三不想回去。找了份保险公司的工作,仨月一份保险没卖出,老板给延长了一个月的试用期,新来的上司还是曾经的情敌。情敌是胜利者,刘十三是loser。
看到这里我看了一眼书本厚度和我的阅读进度,心头一紧——还有这么长的篇幅,天伦之乐怕是不可能了,就刘十三这个德行,功成名就怕也难,苦中作乐倒是有可能,混个人样也有可能,程霜来了又走了,还会再来吗。
好不容易卖出去一份保险,请完客只剩了400,喝的烂醉,被外婆开着拖拉机运回了云边镇。
我合上书。
不想往下看了,脑补出的剧情已经很难受了,哪怕张嘉佳的叙述方式再云淡风轻,我也不觉得多好过。
然后我又打开了书,我想:回到云边镇,起码不像城市里那么压抑了吧。
我往后翻,想看看最后大概是个什么样的,先有个底儿。
翻着翻着就看到了王莺莺的葬礼,看到了刘十三最后按着罗老师给的地址去找程霜。
然后我又把书合上了。
今天本来就突然降温了,宿舍里都没有多暖和,昨天刚下过雨,今天依然没有出太阳,天阴了一整天,下午五点多时,天就黑了。
本来都很压抑了,我才不想再多难受一些。
所以现在不写,下次能调整好心情看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我多希望我翻开的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起码一个个故事都还很好笑。
混蛋张嘉佳,就知道赚别人的眼泪。
#写于201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