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组里有朋友写了篇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读后感,我说我也要写它,因为它也曾经带给我无比的震动。
虽然它只不过是一本书信集。
它那么轻薄,只有区区135页;可它又是那么厚重,沉甸甸的,是书店职员弗兰克和女作家海莲二十年的越洋书缘。
书中选登了他们的80封信,篇幅既不长,内容也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家常。但在序和附录部分,却刊载了四篇文采斐然的文章,分别是《书缘、情缘》、《关乎书写,更关乎距离》、《有这一道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和《爱情的另外一种译法》。
这些洋洋洒洒的文字,使得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礼物——连包装纸都选用得如此精心,如此华丽。
初读,心头不是没有一丝疑惑的:二十年的漫长岁月,笔触所到之处,无关风月不涉风情,不过是买书卖书,书价换算,找零,互赠礼物,互致问候....这种只关乎当事人记忆的书信为什么能受到无数人的拥戴?
静下心来,细细地读下去,如茶的滋味才一点一点舒展开来。
海莲是个钟爱英国文学的美国人。虽然一生窘迫潦倒,对生活的品质却有着自己的坚持。打开信纸,那些率性风趣的句子便扑面而来。而她的对手,伦敦一家古旧书店的店员弗兰克,和他经营的那些古书一样,博学内敛,散发着时光的沉香。他们的通信,仿佛一只弹性极好的球打到了一面橡皮墙上,有着当事人才知晓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海莲爱书,尤其爱二手书,爱到挑剔的地步,对书的内容,装帧,成色,都有明确的要求,甚至对书的前任主人,都渴望能有心灵相通的邂逅。弗兰克则不断游走于英国各地,去收集价廉物美的好书。
这些书,对海莲而言,每一本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礼物。而对弗兰克全家,以及店里的其他同事来说,在整个英国都处在物资短缺的年代,海莲邮寄给他们的肉和鸡蛋甚至丝袜等礼物,无疑也是一笔异常丰盛的厚礼。
海莲却觉得,和凝结在那些好书里的心意相比,自己能够给予对方的,实在太少了。二十年之后,弗兰克去世了,在给友人的信中,海莲这样写道:但是,书店还在那里。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二十年的信件来往,除了书籍本身,对于自己,他们并没有交谈过更多。倒是弗兰克的太太,也加入到通信中来,并且,在弗兰克去世后,坦诚相告: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你的来信,你们俩似乎有许多共通点....
二十年的心灵默契终于被一语道破。
就像黄小琥在歌里唱的:没那么简单,就能找到,聊得来的伴……
就像那句著名的话:遇见爱、遇见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解。能找到一个心灵相通的人,听自己絮絮叨叨地说话,听起来简单,可实际上,那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
抚摩着寄自大洋彼岸的书籍,像是抚摩着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柔软的羊皮纸封皮,淡黄色的纸张内页,以及弗兰克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都让海莲的心里溢满了欣喜和感激。这是一份唯有知己才能给予的懂得。
因为这份相知,海莲一直梦想着能亲自到“我的书店”去看一看。而当她终于踏上了英伦之路,弗兰克已不在世间。
在同名影片的结尾,海莲颤巍巍地走进这家梦想了几十年的书店,用目光一寸一寸地抚摸着物是人非的墙壁和书架。未尝没有凄凉,海莲却微笑着说:我来了,弗兰克,我终于来了....
那一瞬间,风云流转,时光荏苒,多少光阴已不在。我终于越过重洋,来到了你的身边,而你,你去了哪里?
我的眼泪,突然就涌了出来....
谁不渴望有那样一双温暖的大手,牵引着自己走过懵懂的岁月长路?谁不梦想着,眼前有阴霾的时候,有人替我们擦亮;喜怒哀乐的心灵跌宕,有人和我们一起分享;层出不穷的想法和念头,有人微笑着为我们收藏....
今天,网络的迅捷已经让我们远离了鸿雁传书的生活。在博客里,我们或平铺直叙,或春秋笔法地书写自己,也因此认识了一群品味相近的朋友,我们在一起调侃扯淡,但内心深处,我们又何尝不在期待有那么一个人,能在字句之外,于我心有戚戚焉呢。
所以,我无法不被这份夕阳般绚丽温暖的情谊打动。
是的,它就是有着“爱书人的圣经”之称的——《查令十字街84号》。因为它,伦敦的一条原本普通的街道变成了爱书者的朝圣之地....
如果有一天我能去到那里,我想,我一定也会在查令十字街84号前良久驻足。
只因为,这里曾送出过那样一份,温暖心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