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个月于我而言就像是飞机在跑道上隆隆作响的助跑阶段。即使心里一清二楚它一定会起飞,但依然在默默祈祷飞机不会坠落。
刚刚得到消息可能会提前出国。
我并不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人,并且非常恋家,怎么看都不像是合适走留学这条路。
但是一方面因为想要学习的心理学在国内落后国外二十年的进度,以及想要真正独立,给自己所有用来依赖他人的借口来个釜底抽薪。想用母语之外的语言生活,想给自己的人生设置点坎坷陷阱。
艾丽娅 史塔克在面临危险时总会念叨着“恐惧比利剑更伤人。”而未知则是恐惧的根源。
自去年开始为出国进行准备,于是搬出了父母的居住地开始一个人生活,在这一年里我变得无比享受独处(负面影响是社恐问题愈演愈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独处让我有大量时间进行心理建设,然而站立于悬崖边缘时,我的情绪波动反复尤为严重。每天早餐起床时自我感觉良好,信心爆棚的想“英国读完研去哪个国家读博?”,一旦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我的情绪随着光线转换逐渐低落,开始认为自己能够完成研究生学业就已是谢天谢地。
大量的阅读也许是我在面对焦虑时的鸵鸟政策,我总是会忍不住想象着在如此之大的世界面前我该有多么无知,而这空白的无知又多么刺眼。所以阅读更多的内容,进行更多的思考,不让大脑空闲。我经常会按照信息之中提供的第一视角将情节逻辑理解通顺,然后再转换一个完全相反的立场进行反向思考,进行一场无形式的最简辩论。不能够确定这些思维锻炼有没有帮助,但我相信在对待任何问题时,能够不被感性的直觉控制,跳脱出固有的三观之外理性思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有观点认为独居的生活会使人变得更为自我,我从不觉得“自我”是一种贬义词,消耗自己的极端表现主义式奉献才是。只要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类丧失理智的利己主义,一种向内的自我关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开始越来越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但这一点现在也让我十分苦恼,除了水平相当爱好相同的几位朋友之外我几乎无法与其他人没有一丝尴尬的纯聊天吃饭。因为厌恶无效社交或过度社交,我更是不愿意花费时间尝试融入水平不一的群体,于是这便慢慢成为一个恶性循环。金字塔基数最大的群体我无法融入,能够融入的中层人群更是少数。为我启蒙经济学的老师曾如此告诫“你要学着与不同层次的人相处。”问题的解决方案要么是我学会花费时间倾听不同群体的诉求,要么索性不再尝试与基层沟通,关闭这个可能性,为自己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圈。我认为后者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毕竟有书为友胜过千言万语。
简宝玉日更打卡第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