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辅导浩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阐明原因的重要性。
浩在写作业时,经常出现分心、走神的情况。起初,我忍不住发火,认为他学习态度不端正。然而,经过反思和调整,我意识到这可能并非他的本意。
有一天,浩又表现出懒散的样子,我再次忍不住批评他。我意识到,这种恶性循环必须停止。
我问浩:“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生气吗?”
浩回答:“不知道。”
我告诉他:“我看到你时而抠鼻屎,时而唱歌,时而发呆,我觉得你的专注力不够。你知道吗?专注力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品质。我希望你能拥有这种品质。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吗?”
浩回答:“想!”
我继续问:“为什么?”
浩说:“因为老师会表扬我,同学们都会来问我问题。”
我鼓励他:“想象一下,有一天有一道难题,同学们都不会,他们说:我们去问浩浩吧,他那么厉害,他一定会。”
浩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我告诉他:“要成为优秀的人,专注力很重要。你知道专注力是什么吗?”
浩回答:“不知道。”
我解释:“专注力就是在写数学题时,你脑袋里想的是如何解题,嘴里在说着计算方法,手上在列算式打草稿。当你走神想着等下玩什么时,能马上停止这种想法,回到解题中来。然而,我看到你15分钟只写了5道计算题,我觉得你不专心,这让我很生气。我生气就会忍不住批评你,你也不开心。但是,上次你20分钟完成了作业,我感到很高兴,心想我儿子这次认真对待写作业这件事情了。我想问你,你喜欢我批评你,还是喜欢表扬你?”
浩回答:“表扬我呀!”
我鼓励他:“你可以做到的,你做到过了呀,对不对?你认真地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然后愉快地去玩。我也心情愉快。”
浩说:“是,我上次写作业快快的,还全对。”
我提醒他:“记住那种状态,以后你都这么做。”
浩郑重地点了点头。
从那次谈话之后,浩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原本需要上午下午才能完成的作业,上午就能完成了。
我反思了一下,大概是因为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给他描绘了美好的未来画面,激发了他的动力。
2. 耐心地向他解释了我希望他养成的好习惯以及原因。
3. 跟他解释了我生气的原因。
这次谈话让浩对我曾经的一些生气的原因有了清晰的了解,也对自己要改变的地方有了正确的认知。
改变,先要从改变思维开始。正确的认知才能引导正确的行为。凡事先把原因说清楚,孩子才能产生向上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