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书,是知乎大神采铜的《精进》,读后光然大悟,自己原本就有的一些模糊的想法,瞬间变得清晰。
如果你还在迷茫,遗憾岁月已往不可复,未来不可期,建议你读读这本书。不同于烂大街的成功学书籍,这本书里没有毒鸡汤,也不全是方法论,更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引,领你走向自我成功之路。
Part 1 时间之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笔者作为一个刚入职不就的小白,曾经想象的职场日常生活是如下这样的。
工作日:六点,早起跑步健身七点,健康营养早餐,八点正式上班,八点半前处理今日邮件,上午集中精力处理复杂工作,中午午餐,午休半个小时,下午开始创造性工作,六点准时下班,七点为自己准备晚餐,八点读专业知识充充电,九点写作一小时,十点洗澡,十一点入睡。
周六周日:户外运动、读一本书、练习乐器、和朋友见面聊天等等自己喜欢的事。
看起来多么健康又自律的生活方式,时间利用的恰到好处对不对。然而事实却是这样的:
工作日:七点从粘人的床上挣扎起来,慌慌忙忙地赶地铁到公司,随意吃口早饭,然后疲于应付各种劈头盖脸而来的工作,计划完全被打乱,中午餐后刷微博度过,下午昏昏沉沉继续疲于应付,晚上回家便开始葛优瘫,就着垃圾食品追着泡沫剧,睡前抱着手机,微博总也刷不完。
周六周日:好不容易不用被闹铃叫醒,睡到日上三竿。心里想着要去爬山,身体却不由自主地瘫向沙发,先打会游戏再说,啊,那个剧又更新了,追剧变成一种使命,三餐并两餐,不知不觉日落西山。周六周日就这样飞逝而过,身体似乎比工作日更累。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显然笔者曾经面对时间的态度是茫然的,有大把空闲的时间,却不知道用来干什么,荒废度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时间呢?
精进里讲,应该像孩子学习“郑重”的态度。即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我们知道小孩子因为无知,会经常郑重地问一些成人看来可笑的问题,“恐龙要不要上学”啊,“火车为什么没有后视镜”呀,玩起游戏也经常沉溺于自我的小世界。小孩子在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却在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
郑重是一种这样的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竞成、光阴未曾虚度。
然而人总是会有惰性心理,有了态度仍无法合理利用好时间。
Part 2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做正确的事总是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那么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精进提出了两个概念收益值、收益半衰期。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一是收益值,即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使情感层面的心智、也可以使物理层面的身体;二是收益值半衰期,即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一件事发生时给我们带来的即刻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给我们的愉悦感确实很多事情无可比拟,但一旦停止,愉悦感便迅速消退了。所以我们为了再次寻找这种愉悦感会成瘾,玩游戏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就是高收益指、短半衰期时间。综艺节目也同样如此。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耍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探陌生人的隐私。
所以,我们应该少做短半衰期事件。反躬自省,我们平时做的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这就导致我们不自觉地陷入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在沙坑里,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但刚或的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滑下。
但有些时候,我们明知不可为却为之,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能性等特点,使我们陷入了“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选择无能:即我们常讲的选择障碍,现代社会给我们提供的选择越来越多,就如麦穗原理,走在麦田里我们很难选出最大的那个麦穗,于是我们成了布吕丹的炉子,在犹豫不决中寸步难行。
执行无能:就是我明知这件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对于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个事情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退缩,最后一事无成。
这也就可以解释笔者之前的日常生活为什么与想象相差甚远。
而面对这些情况,都可以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即“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当然有了行动方案后,读者还需要培养出自我约束的意识和习惯。
读书不止,不止读书,希望大家都能开卷有益,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