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人生十二法则》法则九:用心聆听,假设对方有你不知道的事

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遇到这样的朋友,他们面临一些困惑,来找你拿主意,这时,你会怎么做?

我猜可能很多人会想,既然朋友这么信任,那必须倾囊相授才行啊!

尤其是如果你恰巧还是前辈,那必耳提面命,谆谆教导,希望朋友能醍醐灌顶,幡然觉悟……

等等,你有没有发现,在你口若悬河之时,对方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我们真的有认真听对方“说完”吗?

法则九算是老生常谈,却很少有人做到的。


法则九: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还不知道的事

Assume that the person you are listening to might know something you don't.


作者作为心理学家及心理咨询师,会遇到大量的来访者(出于尊重、保护等各方面的原因,一般不会称他们为病人),用心聆听,是重要的技能之一,甚至大过心理学的专业技术。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来访者到底经历了什么,以及他们是怎么想的。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用心聆听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作为普通人,我们或多或少也在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当朋友来找你倾诉的时候,你在那一刻就处于类似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给建议。而是通过提问和聆听,让对方自己梳理。


有时,对方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自己有可能都是模糊的。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客观的观察者和准确完整的故事几乎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主观和片面的视角。


比如

你热恋中的女友,突然和你说,她曾被人强奸过,你会怎么回应?

你的发小打电话给你说,他父母因为他的缘故双双亡故,你会怎么回应?

孩子莫名发火,摔砸物品,你会怎么回应?

给建议、指责、责罚还是先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是否要用自己的思想来替代他们的思考?

不过思考太稀缺了,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


人们认为自己会思考,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进行自我批判,真正的思考如同真正的聆听一样少见。


有时,我们用心聆听,能让对方更好的表达、思考和聆听他们自己内心的声音。

由聆听可以转向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而不是单方向的传递信息。

说到对话的时候,作者提到了讲师这个职业,和我的理解不谋而合。


对话还有一种变体——讲课。讲课其实也是一种对话形式,讲师在讲话的同时,受众也在用非语言的方式与他沟通。

一个好的讲师是在与受众交谈,而不是在对着他们说话。

你应该交流,而不是呈现。


用心聆听,可以帮助我们摘下彼此的面具,放下成见,坦诚相向,让彼此产生心灵上的链接。

不过,作为普通人,用心聆听的难度要比心理咨询师要大很多,这并不完全是因为专业度,还有的重要的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你无法置身事外,站在一个第三方的视角进行无评判的倾听。

现实生活中,聆听的一方往往也处于相关事件的漩涡中,这时,保持中立的聆听,显得更为难能可贵。

比如发生矛盾的是你的父母亲朋,如果能做到只是聆听,不评判,也许是一种恰当的做法。

当然,有些事情的冲击,会超出你的情绪阈值,你会怎么聆听呢?

知乎上就能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发出来问广大知友。

各路神仙网友倾情回复,有正儿八经给建议的,有挖苦嘲弄的,有诅咒骂人的……

​当然,网友们基本都不是当事人,给建议也是满嘴跑火车,因为说什么都和自己无关!

但,假如你是当事人,你会做出什么回应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世间,生命是第一宝贵的。但是,人们往往在感叹生命的短暂与可贵的同时,却在生产活动中屡屡做出不少忽视安全、盲目违规...
    爱笑女阅读 4,302评论 2 40
  • 冥想只是一个工具 On one level, meditation is a tool. 尽管对冥想已经被越来越多...
    奇点侠阅读 5,393评论 0 1
  • 《我不是药神》好评如潮时,看海报和人物造型,没被打动,很典型的中国式喜剧风格,就是故意把一个人物弄残、弄丑,但耐何...
    晏屏阅读 3,564评论 0 0
  • 我对过年的感情,就像是对春晚的感情,越来越淡,直至讨厌。这几年,越来越不喜欢过年了。 不喜欢过年,原因有三: 1....
    王二宝阅读 2,726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