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好评如潮时,看海报和人物造型,没被打动,很典型的中国式喜剧风格,就是故意把一个人物弄残、弄丑,但耐何这部影片完全在朋友圈刷屏,没法不去看。
看过之后,并不觉得有多感人,虽然非常同情主人公和患者,但从电影的角度,它没有拍好,完全就是一个长篇的新闻报道,标题和故事是这样:一个卖神油的小店主通过从印度走私抗癌药物低价卖给癌症病人后东窗事发入狱。
它缺乏了电影最基础的东西:内心的力量以及希望。它所让人产生的情感代入最多就是一则新闻所提供的剂量。
完全结合了新闻和素材,却没有加工成一个故事。
它形成热点首先是医疗是个全民关注的话题,也是现在所有人的痛点与焦虑,与其说它作为一部电影有多好,不如说它是作为一个事件引燃了人们所有隐藏的恐惧。就跟去年刷屏的《流感危机下的北京中年》一样,是事件的契入,而不是电影本身。
还有自媒体传播时代话语霸权,是不可忽视的舆论语境。以前,传统媒体需要程序、成本才能形成传播、到达率和关注度,但微信自媒体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没有人会不刷朋友圈,只是频率的高低而已,从朋友圈看到的东西与从其他媒体上产生的认知不一样,容易造成一种接纳度和追随感,但朋友圈更一大弊端是没有价值观和区分度。
简单的来说就是别人很容易相信他的同学、朋友、爸妈、同事转发的东西,并且觉得大家都去看了,自己也一定要去,否则没有话题热度,但他的朋友里很多人也许根本没有看,只是因为有人在转,在传,便先转一个再说,而这个没看的朋友也有这样随转的朋友,于是他也赶紧去转或者看,就这样病毒式传播得特别快。
而且大家观点非常一样,于是《我不是药神》很容易就变成了一个这样的现象:大家都在说泪崩。
于是所有的人都形成一个已经看了《我不是药神》并且泪崩了的语境。
我跟朋友圈的很多人一样,都不说它是不是一部好电影,到底好在哪里,只说被它感动了,流泪了。
但是,在所有与《我不是药神》有关的朋友圈动态里,我唯一点赞了一条就是这个朋友说:我看完一点都不感动。
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角度里解读。
一个卖保险的朋友,那段时间每天一篇关于《我不是药神》的推送,她的中心思想是,如果你不买保险,得了重病的时候只能等死。
银行做理财产品的人说,因为你平时不买理财产品,所以癌症找到你的时候,你只能乞求别人借钱。
一家英语机构的销售员说,如果学不好英语,你连走私药都买不到。
某次在地铁上加的奶昔减肥教练说,如果平时注意养生,癌症就不会来找你。
还有卖面膜的某位朋友说,平时要注意保养自己,否则家人生病了,想去跳钢管舞都没有资本——
一度我以为《我不是药神》是部广告大典,每个行业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案。
因为它讲的是癌症病人,还有如何帮助癌症病人买低价药的好人,还有它反映了中国的医疗现状和高价药的事实——
你如果不感动,你能保证自己不生病么?你能保证家人不生病吗?
但是,除此之外呢?
主人公没有内心的成长轨迹,他从一个卖药赚钱的变成了一个卖药不赚钱的人,精神世界升华了,但所有的境遇和努力都不是和自己的境遇相关,看不到他作为一个电影主人公的丰富性。
另一点是没有情感代入,电影开片他生活潦倒,一败涂地,妻子离婚,神油店交不起房租,到了最后,他因犯罪被判入狱、坐牢。
虽然故事编得合情合理合法,但终究不是一部好电影传达的。
不过,它依然是部不错的电影。
首先,这涉及到医疗的负面、敏感的题材能够公映是一个进步。其次在中国充斥着各种低级脑残娱乐片的时代,能够有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很难得。
———————————————————
更多交流和沟通
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把每一个朴素的日子都过成良辰”
打开公众号点开右侧“+”搜索
“把每一个朴素的日子都过成良辰”
添加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线了我的付费课程,关于居住美学。
这个课程从8000多篇素材里选定一个方向,整理成100多篇文章,精选出30个提纲,并最终浓缩为10堂精品课程!
关于物件、空间、情绪、氛围。以居住的名义,谈论自我内心、婚姻情感、亲子关系。
如有兴趣,a在电脑和手机上打开荔枝微课网页或APP,搜索“居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