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零零后》的电影看完了。
流了两次眼泪。一次是池亦洋在小学阶段哭的片段剪辑。一次是柔柔在异国他乡因为奥黛丽赫本被语言暴力。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曾经说过,在拍摄的整个过程里,他最难受的就是拍摄孩子们的小学阶段,这也是我看到池亦洋小学阶段的片段剪辑的感受。无助、痛苦、压抑似乎写满了他的脸上。大李老师说,很庆幸这些孩子无论遇到什么都还会哭,还会懂的宣泄!看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柔柔在国内会怎么样,池亦洋很早在国外又会怎样?两种性格两种环境,到底是谁影响了谁呢?!
如果是五年前的我看这部纪录片,我应该更多的是抨击现在的教育制度,现在教育体制的填鸭模式,现在教育对孩子的不够接纳度。而现在的我看到这部纪录片,更多的是思考身为家长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一直活在西方快乐育儿的误区里,却忘了西方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理念,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态度,而中国教育传给我们的是根基和规则。所谓快乐育儿,需要的是两者结合,而不是盲目跟风。芭学园之所以让这么多孩子怀念,让这么多家长认同,重要的不是它的快乐,重要的是大李老师的适度原则,温柔和坚定并存的处事方式。不对就是不对,不会因为你哭就妥协;而做的好的地方该鼓励还是鼓励,不会因为你是一个欺负人的小霸王而戴着有色眼镜去忽视你,真正的去接纳每一个孩子。发自内心的接纳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刻意的伪装。大李老师是一个有原则的老师,也是一个懂得接纳孩子的老师,她更是一个不会放弃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的老师。那身为父母的我们呢?在放弃与不放弃之间我们该怎样抉择?!
大李老师和池亦洋说她用了一年的时间让池亦洋从一个不自信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孩子王;和柔柔说她用了两年时间让她不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其实我们需要的恰恰就是时间,看见或被看见,是需要等待的,而静待花开,又是需要我们用耐心去浇灌的。
孩子上了小学,我时常和先生讨论现在的教育,也有对孩子的担忧,也对没上学堂小学表达了些许遗憾,但先生的一句话又突然敲醒了遗憾中的我,他说:“学堂培养的是孩子,教育的是家长,即使我们现在不在学堂上学了,但是我们可以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引导他。我相信这也是学堂希望我们去做的!”有时候,人总容易停留在一种情绪里很久,真的应该跳出来看看,看看怎样才能做出一个适当的选择。
无论是中产阶级的理念教育结果,还是体质内的教育制度,需要的是我们怎么定义我们每一个人的角色?怎么去面对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挫折也好,困难也罢,身为主角的孩子们希望的是身为配角的我们一直在身后,给予他支持和协助。根扎好了,才能不怕风吹雨打,才能找到有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