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应该注意哪些事?
又到一年三伏天,我们该注意什么呢?俗话说:夏练三伏。古代的人都尽量躲着寒湿,现代的人却在拼命制造寒湿,去人为制造虚邪贼风,把自己身体暴露在虚邪贼风里面。杏林医生曹大夫给你说说:三伏天应该注意哪些事?
第一运动。养生其实很简单,简单到什么地步呢?你就看天上的太阳,太阳是宇宙中最大的阳。太阳怎么做,你就跟着怎么做。太阳出来,你就起床。太阳落山,你就休息。夏季太阳很烈,你就跟着动起来,让自己身体动起来。冬季太阳很弱,你也要跟着弱,让自己闭藏起来减少运动。你跟着太阳走就是在养阳,养阳就是在养命。
第二忌生冷冰镇。根据我自己的经验,现代很多疾病和寒气有关。现在太多太多的人生病了,都在外求方法,却从来没深入想过是自己体内太寒导致,只要把寒气去掉了,病就断根了。大家想想,夏天寒气怎么来的?一是吹空调吹进来的,二是吃瓜果冷饮吃进去的。所以,你要想去掉体内的寒气,一定要适当少吹空调,一定要少吃冷饮。
第三不出汗。正常人在夏天会出汗,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出汗就等于是在排毒。如果你在夏季都不出汗,就要特别小心了,这不是一个正常状态,要想办法调到正常。关于出汗这个问题,实际上也要因人而异,有些人要多出汗才好,有些人不宜出汗过多。胖的人、正气足的人,多出点汗对身体就很好;而瘦的人、正气虚的人,就不能多出汗了。
第四防湿。三伏天除了很热,也会湿气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高温把体表的水汽蒸发起来,滞留在空气中,形成湿热的空气环境。尤其是在广东、江浙、深圳等这样的地区又湿又热。正是这样的湿热环境,外地来的人刚来很不适应,就很容易中暑。本地人早就适应了湿热的环境,他们平时吃的食物都是汤汤水水。这种吃法,都是清热利湿的思路,不要让身体那么多湿热。那咱们如何在三伏天来防湿呢?饮食上,像肥甘厚腻容易生湿的食物就少吃点。尽量吃清淡食物,山药红豆粥适当吃吃。另外,做做艾灸,泡泡脚,让湿气从体表排出去,体内的湿气就慢慢减少了。
第五少熬夜。在三伏天这段时间内,熬夜最伤身体。为什么呢?大家想想啊,人在这段时间内都是阳气很旺,人都是比较亢奋的。白天这些活动都是要消耗能量的,能量从哪来?是需要靠你晚上睡觉休息补充而来的。这样晚上睡觉就好比是在充电,白天活动就好比是在放电。比如你手机的电量是一定的,用得差不多了就得充,而如果你只用不充会怎样?结果显然易见。人在夏季是相对比较容易失眠的,现代人更是如此,到了夏季就不怎么睡了,凌晨两三点还在扎啤撸串。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又在白天来补觉,这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第六少滋补。三伏天的养生,用一个字来说:通,疏通的意思。为什么呀?夏季对应火,火的特性是什么?就是宣通。不管是什么样的物质堵住了,火到的地方就能融化一切。三伏天为什么要做艾灸?主要目的就是在疏通啊。把寒气排出去,把湿气排出去,把气血疏通,把经络疏通,这就是三伏天做艾灸的意义。你知道了三伏天要通,所以三伏天就不要再去补了。你要知道,像阿胶,四物汤这些补品,都有一个特性,就是容易壅滞,容易碍脾胃。
在三伏天本来是以通为主,你结果天天吃补品,让自己的气血越来越堵。那就不是顺时养生了,这是逆天而行,效果肯定是不好了。如果你真是气血不足的人,想服用补气血的,请找医生看看,或者再等等,等立秋了之后就可以开始补了。
第七多晒背,灸背。人体的背为阳,经常室内工作的,阳气弱的,不足的,怕冷的等等,没事晒晒自己的背,灸灸自己的背,补补自己的阳气,提升自己的阳气。阳气充足,则少生病。杏林医生曹大夫最后告诉你:没事多做做背。
三伏天可以做三伏贴,艾灸,中药,泡脚等等外,还要注意以上的问题,这样做,我们的身体才能有效果,才会有改变,最后会越来越好。
想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请关注公众号:杏林医生曹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