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还要重点说一下日本人和中国人,
距今约2.5-1万年,全球气候进入末次冰期的最高峰,冰川扩张,海平面下降到比现在低100多米的位置。亚洲与北美间的白令海峡成为陆桥;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南端及台湾岛与大陆相连,中国北方经历了第四纪以来最寒冷的时期
据说日本的黄种人是第一波从雪原过去的,很可能与跨越白令海峡去美洲的是一拨。
那么,就是大约一万两千年。
我想猜测一下黄种人东迁的目的,我觉得很有可能是躲避严寒。
西伯利亚冰川最盛时期约于18000-17000年前,较后于欧洲的22000-18000年前。
也就是说,欧洲普遍严寒的时候,西伯利亚地区还相对温暖,所以,他们东迁。
没想到的是,越往东走,天气也在变化,越来越寒冷,
这就是为何他们两千年就可以从美洲北部直接跨越整个美洲,走到阿根廷。
而到达格陵兰岛就得六千多年。
有一个推测,就是日本一开始是被棕色人种占据了。
因为棕色人种在四万五千年已经到达澳大利亚。
现在北海道依然有一类棕色人群,叫阿依努人。
从外表上可以看到非常像古希腊雕像上的人。
而黄种人去的时候,就发生了无数的战争。
所以日本人的文明史之前的人们印象是充满暴力和性。
两个同样理性的种族,都会很压制女性思维。
由于棕色人种演化一直都与海洋有关,在岛国作战会更加有优势。
但是终究抵不住黄种人的攻势。
可是,拉锯,或者说是相持阶段非常长。
这也是为何日本的文明历史反而没有中国长?
还有就是日本物资匮乏,谁能忍饥挨饿,谁消耗少,谁能取得持久战的胜利。
于是,大高个子都消耗过多,不能持久战。
由于棕色人种是在海洋演化,并没有遭受较长时间环境的洗礼,他们的忍耐力自然要输给黄种人。
而消耗战自然也是小个子的黄种人最后取得胜利。
而这一批黄种人为何没有留在中国?
应该是因为当时的气候环境非常冷,中国的大陆性气候相比海洋气候来说,更冷。
而日本,由于是海岛。再加上火山频繁,获得热量的途径反而优于中国。
所以第一批黄种人留在日本。
而棕色人种在中国的情况,也很类似。
他们都集中在山区与盆地。
在两千年的时间中,黄种人一拨拨进入美洲,并一直到达阿根廷。
而到了一万年前。第N波黄种人到达中国的时候,天气开始转暖。
一个问题出现,就是白令海峡解冻。
这些黄种人被迫留在了中国。
他们开始南下,寻找宜居的地方。
找到的最好地方,就是山西,河南这一块。
由于黄河将这里的原始森林冲刷后留下了许多可以耕作的地区。
所以,最先居住的人群都在黄河沿岸居住。
而中国的南方因为瘴气迷漫,根本不适合黄种人生存。
只有相对暖和,又没有瘴气的山西,河南一块最适合居住,尤其是又有太行山遮挡,又有黄河水灌溉的地方。
而棕色人种大约五万年前,就来到台湾与日本,并进入中国东北的。
还有一支是从印度过去的。
当时的北方是非常冷的,
华北平原很可能是因为当时副热带高压北移,而造成大片的沙漠地带。
这与非洲的副热带高压北移应该是一个时候。
前者阻挡了棕色人种北迁,后者给人类迁徙创造了机会。
他们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瘴气。
但是,华北的沙漠,盐碱地,以及黄泛区不适合人类居住。
从神话描述的特征上看,蚩尤很有可能就是棕色人种。据说他出生于湖南。
即使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蛮族,这个蛮族很有可能是棕色人种。
他们在山西和陕西遭遇了黄种人,被黄种人打败。
之后,虽然黄种人占据了统治地位,繁衍了华夏民族,但是由于大量的棕色人种存在,所以通过征服,通婚等方式,棕色人种渐渐融入黄种人的血脉之中。
这点,从婚姻制度可以看明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个和印度人的种姓制度非常像,也是只保护一部分人的权益,。
那么,什么时候黄种人开始得势,成为中国的核心人种?这和华夏民族的逐步扩张有关。
也可以以文明历史开始出现作为标志。
这源于一个棕色人种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们不重视历史。也没有祖先崇拜。墓葬也自然不重视。
虽然他们也幻想了一个非常宏大的死后世界。
现在可以验证的,就是商朝的几个时期,
这应该是黄种人已经在整个北方的广大区域得势了。
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武王伐纣的时候,商纣王正在派遣军队攻打东夷,这个东夷很可能是早期黄种人在浙江打败棕色人种之后占据的地方。
而商朝,西周的历史是部分清晰,部分模糊的。
这个时期,应该就是黄种人逐步打败棕色人种的时期。
前面的历史几乎是模糊的,没有具体记载,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切就变得明朗了。
这说明黄种人已经在大势已经代替了棕色人种。
当然,由于通婚,与各种文化交融,许多棕色人种的文化渗入到华夏文明之中,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
这也是为何棕色人种的文明只在婚配方面,对华夏民族有影响,而在祖先崇拜,父系母权等社会体系方面的基因都来自于黄种人。
而且,在文明确立之后,这些特征是越来越明显。
如果,反过来,棕色人种打败黄种人,那么,就会出现历史模糊不清,社会分层严重的特征。
日本就有许多这样的特征,它虽然也有祖先崇拜,但是非常稀薄。
反而是社会阶层分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