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的某个晚上和淡淡聊天,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80来分钟,平淡如水的聊天,在一言一语,一句一句的说着,并不需要倾诉什么,与挖掘什么,却似乎可以一直接话下去。不会常有这样的聊天,在安静的深夜,思绪语言都在蔓延着。
前些日子收到淡淡寄来的手工马卡龙,小新迫不及待的拆开,然后说:“哇,妈妈,这是你买的吗?好想吃啊。”
我回答说:“那是淡淡姐姐寄过来的礼物,你说完谢谢再吃啦。”
那时我在忙,他就对着马卡龙一边说谢谢,一边就吃了。
高姑娘寄过来的一堆书,我们认识很长时间了。今年有一个愿望就是可以带着小新去南京看她。这是我第二次收到她寄给我书,可以聊很长时间,很敞开与自在的聊天。我在这一堆里书看到《这些 都是你给我的爱》,作者安东尼的介绍是这样写的:大连-墨尔本 厨师 他写字,照片是青春年少又干净帅气的模样。我不禁幻想小新青春年少的模样,脑海中浮现出关键词:阳光少年,干净,活力,做着喜欢好玩的事情。我看过由安东尼的《陪安东尼度过漫长的岁月》改编的电影。我并没有和高姑娘聊过安东尼,但收到她寄来的这本书时,我由衷的笑了。
今天晚上收到淡淡寄过来的书。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换书游戏,每个月交换一次我们这个月读的书,也是推动彼此真正去读一些书,做一些记录。晚上大概翻阅了是枝裕和的《有如走路的速度》,是希望小新长大也会读到的书。
我是透过微博认识高姑娘和淡淡的,与淡淡已经相见过,也在一起写公众号的文章。偶尔会停顿,也很缓慢,但是我想一生那么长,可以慢慢写,并不需要太着急。有一个地方记录生命的一些痕迹。记得小新有一次问我:“妈妈,怎么样才会算有活过痕迹呢?”,我想这些遇见也都是我们活过的痕迹,对吗?都值得记录下来。
这篇文章前几天就想写了,总是未完成,今晚我想一定要完成了。也将我二月读过一些书记录在这里,今天打开公众号,又增加了三个订阅,我不太会互动,所以也只是希望自己持续记录与分享,如果彼此有共鸣,我们就默默的映照彼此吧!
《微习惯》,我特别推荐的一本书,而我今年一月到二月,也养成了每天做平板支撑的习惯。从秒倒到可以坚持二分钟了。这本书我做详细的可行性笔记,要不明天在公众号分享出来吧。
《思维导图实战:画出你的世界》,一本对思维导图比较有概括性的书,关键是作者的践行。也跟随书做了一些导图。
《生命之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克里希那穆提,365天的静心冥想,是在睡前会读一篇,或者一个段落的。
《人生的不可思议》,作者是胡因梦,克里希那穆提的大部份书都是她翻译的,我也是因为读她的书才读到了克里希那穆提。
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翻阅,《在爱中升华》、《妈妈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在爱里相遇》、《素年锦时》,以及现在在正在读的《一个人的西部》。在信息更新迅猛并碎片化的时代,专注下来阅读的时间并不多。慢慢收回自己的注意力,凝聚注意力在重要的事情上。桌上到处落满了书,今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去年买回来的书读明白并转化出来。在信息更新迅猛并碎片化的时代,专注下来阅读的时间并不多。慢慢收回自己的注意力,凝聚注意力在重要的事情上。桌上到处落满了书,今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去年买回来的书读明白并转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