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醒来一看,在下雪,窗子外面搭晾衣服的铁丝和角铁架子上,集了后后的雪。再看远处一片洁白。看样子一晚上都在下雪。雪越下越大,到下午二点多,总算不下了。
下午三点多,我和往常一样,开始了去渭河边遛弯的“工作”。经过团结运动公园,见有好几波女同胞,穿着华丽的服装,做着各种造型动作在拍照。和远处的白雪相映衬,非常耀眼。
眨眼功夫上了子河堤,继续向西漫步。这时天又开始下雪了,开始还是小雪花,逐渐就下大了。过了连霍高速大桥,更是飘起了大雪。心想下雪散步看看雪天的石鼓山及廊桥风景,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谁知道这老天还真是和我作对,这立春以后的雪,不像冬天的雪,打到身上瞬间就成了水。而且也弄不清,这天究竟是下的是雪,还是雨,打在人的头上、脸上竟然都是水。西风也似乎越发强劲。子河堤上的人们,纷纷用手抱着头上的帽子,耽心会被风吹跑。有的还把脸背了过去,倒着走。因为风刮着雨雪,打到脸上,连眼睛都睁不开。我一看没有办法,只得把羽绒服的帽子戴在头上,转身就往回走。因为往西走,连眼睛也睁不开,还能享受那连看也看不清的风景吗?哈哈!也真够狼狈的了。本来还在拿手机拍照和录像的手,也开始冻的忍受不了了。把口袋里的皮手套,拿了出来戴上。瞬间羽绒服上的雨水滚落而下……。辛亏强烈的雨雪持续了不长时间,如果一直下这么大,很可能会把羽绒服都下透不可。
今天确是大晴天,一轮红日高照,天也变的出奇的暖和,明显比前几天高了很多。这时我想起来,老百姓的一句谚语:立春后,下一次雪,暖和一次。这和冬天11月后,越下雪越冷,正好相反。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我们知道,地球表层的温度和热量是来源于太阳的光照。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天,而冬至是白天最短的一天。但是夏至不是最热的一天,而是夏至以后天才会一天比一天热。冬至 也不是最冷的一天,冬至以后才会渐渐变冷。其实这又和地球表层的土壤,有很大的关系。经过一个夏天的日光的照射,地球表层吸收了大量的热能,秋天以后虽然日照的时间一天天缩短,土壤中的热量也慢慢的释放。但是空气对于土壤的滲透是有限的。而水的滲透能力比空气要快的多。所以每当下了雪,待雪花融化成水,就会迅速穿过土地表层的熟土(土地表层堆积了大量的有机物质,以及细菌,农民都称其为熟土,也就是能供农作物以及草木生长的土壤。在熟土以下就相应的称为生土,也就是没有养分的土壤。在冬天一般情况下,熟土是冻不住的,只有在雨雪很多的情况下,才会被冻住。在关中地区很少出现冻土,越向北,冻土就越厚。像陕北冬天的冻土会有一尺多厚,有的年份可以达到一米左右。)到了冬天,每下一次雪,所消融的水滲入土壤,很快穿过熟土,把外面的凉气带入生土,把土壤中原来储存的能量消耗掉。加之夜晚的的来临,会在表土(熟土)以下形成冻土。这些冻土会随着气温变冷和降雪的增多,越来越厚。这些冻土散发出来的冷气,又影响着外的空气,越来越冷。
同样的道理,冬至以后白天越来越长,阳光照射带来的,热量也越来越多,但是空气穿越地表熟土,进而影响地下冻土层的融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立春以后的天气,以及使地表的熟土,基本上到了零度以上。这时降雪以后,接触土壤会快速融化,变成了水,水向地下滲透的速度要比空气滲透快的多,把地表的热量迅速带向冻土层,使冻土融化。所以立春以后每下一次雪,天气会暖和一次的原因。
2022年2月19日于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