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个人生活时,是否遇到过此类事情?
比如,洗完澡发现浴巾忘记拿了,你不得不想办法擦干身体。如果是处于冬天,你除了要忍受身体上的寒冷,还要感受心理上的严冬。
再如,一个人在外漂泊打拼,深夜回家的路上黑灯瞎火的,你的心情一下子就会跌落到低点。你那时是否会对自己心生怜悯,责问这个世界对你不公平。
你是否会想,凭什么人家都是成双成对,有人爱,有人陪,有人帮,而你却总是一个人经历生活的艰难?
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也会觉得自己很可怜,没有人陪伴,心里当然也不会快乐。
最近,当我读到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上说的受害者与掌控者的游戏时,我一下子醒悟了。
原来遇到同类事情时,我也用受害者思维剥夺了自己的快乐。
上周六,一大早跑步回来后,准备放热水洗澡,哪知道放了几分钟还是冷水,后来才发现热水器的电源被爸爸关掉了,我只好重新穿上衣服去接通电源。
待洗上澡时,我已冻得直打喷嚏。我想起了往事,如果先生和女儿都在家陪伴我,我也不会什么都要靠自己,还要再穿上衣服去开通热水器的电源了。这么一想,我明显感觉到跑步所分泌的多巴胺开始减少。
无独有偶,一个人下午去肯德基看书,中途去了一趟卫生间,回来后发现放在桌子上的托盘没有了,里面的水果和一把水果刀当然也不见了。
原来是服务生看我人不在,而桌子只有一本书,以为我用过餐了,就将托盘收走了,也没有注意到里面还放着我自己带来的水果和水果刀。
我只好作罢,但情绪开始波动,也开始在想,如果有朋友在照看,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今天真是太不顺了。
是谁让你不开心?是别人,还是你自己?《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上说,对于受害者来说,总是习惯将痛苦与快乐放在别人手上,有的时候是家人上司,有的时候是朋友同事,还有的时候是过去的自己。而对于掌控者来说,每个事情都是生命的一件礼物,但是你可以选择是否打开它。
那我的不快乐是思维上出现了问题吗?答案肯定是。
那我们如何拆掉这思维的墙,来让自己重新获得快乐?书上讲到了要经历四个阶段。以我一个人在肯德基看书的遭遇为例吧!
01后知后觉。
第一阶段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受害者情景,问问自己,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最没有掌控感,最没有力量?
我的受害者情景就是如果有人能帮我,就不会发生水果和水果刀没有的情景。而我发现最没有掌控感时,是我开始启动受害者思维。
我的受害者思维是源自于过去的经历。以前,如果我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事,而最后事情又做砸了,她就会指责我,所以我的内心很可怜自己。
现在我需要自己掌控自己。我想到工作上,我经常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事,我也获得了很多的成就感。
02当知当觉。
第二阶段要尽快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知道老朋友来了,并用自己的故事拆了它。
比如,当我意识到水果和水果刀不见了,凄凉自怜的情绪要袭来时,就要接纳它,并让自己与这种模式待一段时间,别急着摆脱它。要想到是服务生以为我用过餐了,就将托盘收走了。这不是我的错。
03先知先觉。
第三阶段要观察这情景发生的地点,提前调整好心态。
比如,我可以看下周围,让别人帮助照看下,或者和服务生说下我等会我继续用餐,他就不会收走托盘了,别人也会乐意为我照看的。
04不知不觉。
第四阶段达到最佳的状态,体会久违掌控自己生命的感觉。
比如,我按照掌控者的思维,即使我的水果和水果刀不见了,我也不会怪别人,更不会怪自己,我就会很快乐,更会有种我的快乐我做主的掌控感。
那么,你是受害者思维还是掌控者思维?经历了这四个阶段,你感觉到情绪的变化了吗?
思维决定行动。如果我们的思维都是掌控者思维,那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也会感到很快乐。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