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夜行记:在虫鸣与回忆中照见自己

壹 · 动静之间

五点线上禅修备课,六点结束。 

七点抓起钥匙出门,未停顿片刻。 

江边路灯已亮,直播唱歌的人少了,运动的人群依旧络绎。 

慢跑而去,慢步而归。 

归来路上,虫鸣、人声、远处音乐—— 

皆成了耳边流淌的声波。不定义,不抗拒,只是听。 

声入心通,万物同在当下。 

禅修之益,大抵是能如此深刻地感知寻常。 

贰 · 念起慈悲

回程忽忆母亲,与其他逝去的亲人、故人。 

念起非为感伤,而是将私爱化为对众生的慈悲。 

想起前几日一瞬觉受: 

所有“离开”只是表象。在更深的存在层面, 

逝者、诸佛、你我他,皆以不同形态居于多维空间—— 

或称六道,或谓觉性之海。 

叁 · 因缘即世界

若眼前一切人、事、物、文字、影像,皆是当下因缘, 

并无“有无”“得失”之分——这些不过是人为定义。 

那么,何须焦虑?何须恐惧?何须强求? 

我们总以为靠焦虑能掌控什么, 

实则不是你的因缘,根本不会出现; 

是你的因缘,伸手接下便是。 

其余唯一件事:接纳。 

接纳六根所及的一切因缘,它们构成了你的全世界。 

每个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哪怕看似共处同一人间。 

肆 · 破旧模式

隐约瞥见一个习惯性的反应模式: 

为何每次遇到类似情境,总是重复同一种应对? 

过去已逝,但过去的模式仍一次次搬演至今。 

此刻的看见,与愿透视其背后因缘的心, 

正是解结之机。这也是禅修的另一重现实价值: 

一个个看见,一个个透视,一个个了结。 

然后呢?然后继续生活,只是更轻盈些。 

伍 · 哭笑有时,解脱在即

有人在这条路上大哭大笑,也有人抑郁崩溃。 

修行的意义,或许是把这“轮回式”的游戏, 

尽可能在今生彻底解开。 

尽管也许已在过去世解过无数次, 

但此生仍愿奋力一搏。 

宿世因缘虽复杂难言,但走到今日, 

已能坦然接纳:所有缘,皆是我。 

自己与自己游戏,亦无不可。 

陆 · 如孩拼图

能否坚持?八年抗战尚能胜利, 

自我碎片撒落一地,何妨像孩子一般蹲下身, 

兴高采烈地拼凑起来? 

孩子的世界没有那么多定义与分别, 

只是觉得好玩,只是如实活着。 

---

愿众生如孩子般如实而自由的活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