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 随记
2023年9月4日
新一周开始了,一大早将小朋友送到了幼儿园,打开电脑,照例写点什么。
其实不知从何下笔,因为这几天是我自认很多事情的开端(新学期、新职业起点、据说人到中年),感慨有点太多。
刚刚带着小朋友经过幼儿园长长的院子围墙,看到一个打扮时尚的年轻妈妈靠着墙在擦眼泪,但仍直直地看着幼儿园门口的方向,我瞬间很懂这个妈妈的感受。但这个时候,就怕我家小朋友大声问我:妈妈,她为什么哭?那样我会很难解释,于是带着她迅速地经过了这个哭泣的妈妈。
她为什么哭呢?小孩上幼儿园时候,不止小朋友会有分离焦虑,其实妈妈的分离焦虑可能会更严重。
出于社会给予的母职压力或者自身的母爱本能,小朋友长大了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远离母亲,而上幼儿园则是第一次于公于私都必须的分离。
她终于有了更广泛的世界,她的世界再不是围绕着我了,这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情啊!
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孩子和妈妈能够很快、很好地应对,但有些可能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去治愈。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控制欲的母亲,也会看到很多妈宝的孩子。
我之所以更感慨则是因为昨天晚上遛娃时的“短暂失控”事件。
我家小朋友四岁多了,开始有自己的小闺蜜。昨天晚上照例带她出去玩耍,一出门她就记得拿上花露水(因为前天那个小闺蜜问了有没有带花露水,她被蚊子咬了,但我没带)、骑上自行车(因为那个小闺蜜每次出去玩都要骑上自行车),记得真清楚啊,我都有点吃醋了。
然后是常规的这里玩会、那里玩会,而我则看着她在我的视线范围。
但不知道怎么一瞬间的功夫,我就看不到她们了。
其实她四岁了,那个小闺蜜快6岁了,我理智上不认为真的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可我会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内心的那种惶恐与战栗,毕竟新闻媒体放了太多丢失孩子的惨状。
空虚、彷徨瞬间涌上,自诩理智的我有刹那的手足无措。
我开始根据经验各处的寻找,甚至围绕小区院子走了好几圈,却始终没有看到。我家小朋友不是那种很调皮、经常离开我视线的,这是第一次我找了很久,却没有找到的经历。
直到我找遍了所有她可能去的地方,但都没有,我给她爸爸打电话问她有没有自己回去,如果没有,他也需要一起下来找娃。我当时的脑海里,反复闪现的都是:如果万一我找不到她了怎么办?
当然,事情不是这个走向啦。
那个小闺蜜有电话手表,她告诉了她外公自己的位置,而我碰到了她外公问了一句,知晓了她没事且在哪里。
我走过去找她,不得不承认,我一路都在想:这次要好好教训一下她,怎么能就这么跑开呢?实则也许我觉得她应该为我这次的焦虑和惶恐买单。
可是当我走到物业图书馆,看到她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书,那股恼火竟然奇迹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想到了父母与孩子相处,那些发脾气真的都是孩子的行为引起的吗?也许只是家长本身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罢了。
她四岁了,她可以有好朋友、也可以自己决定去哪里做什么,虽然她还是需要向我说明。
我需要教会她这些,而不是去惩罚她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