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经过自己长期的观察与了解以后,就发现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哩,这件事情就是--像上海这座城市,在近几年来、在各个区的里面,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有场地大小不一、各类名称的“某某大饭堂”,所谓的“某某大饭堂”,在那些计划经济的年代里面指的就是“食堂”,它是过去“食堂”的升级版!
在过去,“食堂”又被上海人称之为“饭馆”“饭餐(菜)馆”和“餐厅”,但凡能够供应各类食物的地方,或者说,既供应各类食物,同时也捎带供应各类饮料的地方,全都被称之为“食堂”。
不过,依据我所查询到的各类历史资料显示,“食堂”这个词并不是现在才开始有、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可以说古已有之。最早在古希腊时期时,就已经出现“食堂”这个词汇,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男人几乎都在公共食堂就餐,他们的饮食极其粗糙。所有的斯巴达男人,不管是国王与贵族,还是普通的斯巴达公民,都吃同样的食物。
既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当中,还在我们国家的古代时期时,则是把“食堂”叫做“伙房”和“膳房”。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吧,像“伙房”这个词汇是属于普通老百姓去使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一种普遍叫法,唯有历史上的“帝王膳食之所”才可以被叫作“膳房”,然而,对于那些普通老百姓而言,是绝对不可以去使用这个词汇称谓的,如若说,要是有人胆敢冒犯僭越使用这个词汇以后,轻者就要坐牢,重者说不定还要杀头株连九族的。而且像“食堂”这个词汇还是“寺院”和“公堂”的会食之所。在晋代时期的佛教大师法显著有《佛国记》一书,在书中就说道:“入食堂时,威仪齐肃,次第而坐。”唐代时期的赵泽章赵璘著有《因话录》一书,他在《因话录·徵》中也这样说道:“每公堂食会,杂事不至,则无所检辖,惟相揖而已……又序行,至食堂门,揖侍御史。凡入门至食,凡数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子厚柳宗元,在《新食堂记》中记录这样的一段文字,说道:“贞元十八年五月某日,新作食堂於县内之右,始会食也。”……假若还是要列举有关于“食堂”的例子,还是能找出很多举不胜举哦!
对于当代的国人而言,据我的祖父辈一代人回忆并对我来说道,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食堂”一词最早就是出现在1958年的夏秋之间,而且在那个时候的“食堂”,一律被全国老百姓统称为“公共食堂”,在当时像这种类型的食堂,还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开办起来的。在那个时代的国家,正好身处在“政治疯狂”时期的里面,基本上都在大行“浮夸”之风、“高产”之风和“卫星”之风,而且这三股风潮也是越演越激励,牛吹得一个要比一个大,都不甘于平凡与落后,说什么经过人民大众的不懈努力,我们国家已经迈入到“共产主义时期”,农民即便去采用“装穷”的方式方法,去应对并抵抗这种疯狂的举动,已然是完全没有什么效力与效果的,到处都在“兴办公共食堂”,所以兴办的各类公共食堂,在那个时候,也只能是算作一系列浪漫主义狂热举动中的一项举动,它还规定大家都要在公共食堂里领馒头、在食堂里面吃饭,在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兴旺”的。
在当代中国,有不少著名的作家,写过和“食堂”有关的文章。譬如说: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魏巍先生,在其撰写的《走在时代的前面》一文里,写下这样的一段话语:“建成社会主义的日子,并不会像我们的表针一指到十二点食堂里就开午饭那样的准确。”还譬如说: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冰心先生(女),在其撰写的《离家的一年》一文里,也写过一段和食堂有关的话语:“进了食堂,他便坐在小唐的桌上。”……凡是种种也同样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若还要举例依旧能找到很多的。
我出生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期,被大家称之为“70”后。时至今日我还能够清楚地去记得,在国家还身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面、在我就读小学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也是和食堂打着交道、吃着食堂饭慢慢地长大起来的,这个时间最少要有六七年之久。
原因全都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我的家庭和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一样的、都属于“双职工家庭”,除去早饭与晚饭在家里吃以外,父母没时间去做午饭,只能去食堂吃饭,加之在那个时候,家父一个星期只能回来一次,午饭不是在食堂里吃,就是从食堂里买回来吃!
对于当代的国人来说吧,像“双职工家庭”这个词汇,就不一定会知道它到底是在说什么意思?!它的意思就是指:夫妻双方都在企事业单位上班,共同在一家企业工作,共同承担家庭经济责任的居民。这也是国家执行计划经济年代里面的一种说法,而且在当时的时候,国家还是执行单休日的政策,每个星期的星期天是法定休假日。
我还想说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是不知道这样的一件事情,因为在那个时候,对于绝大多数的个人或人群来说吧,午休的时间,还不够去烧菜做饭的,有些工作单位,给予职工休息的时间最多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故只好去食堂打饭吃。
至今为止,我依旧还能够清楚地去记得这样的一件事情哩,就是因为在吃食堂的那几年里面,既因为国家和老百姓还都身处在计划经济时期,还因为国家执行的休息政策是属于“单休日政策”的缘故,所以说,就在那段时期的里面,不管是到食堂吃饭,还是从食堂打饭或回单位或回家吃饭的话,基本上从星期一一直要吃到星期六。
那时的家母倪榴珍是在中药店工作的,她们的单位里是没有什么食堂的,午饭只能搭伙在服装厂里面开办的公共食堂,而且每次都要买回来吃的,单趟路程即便走的再快,大约也要10分钟。我们在那个时候要比家长多休息半天,每逢星期五下午休息,每当到这一天时,家母都会买红烧大排骨给我吃的,每每到星期五,都是在离药店间隔一条弄堂旁边的一位老阿奶家里吃饭的,边看电视边吃饭,每次母亲都要谆谆告诫一番:“不可以在老阿奶家吃得满地都是!”……
搭伙在服装厂的公共食堂里面吃饭时,有一年有位烧饭大师傅(男)还教会家母如何去烧“落苏”,所谓的“落苏”就是普通话所说的“茄子”哦,上海人一律把“茄子”称之为“落苏”。在烧落苏的时候,只为能让味道变得无比的鲜美,只要在一斤落苏里面放点开洋就好,而且还有一定的配比比例的,一斤落苏顶多只能去放九只开洋,所要选择的开洋,要挑选不大不小正正好好的就行,烧落苏的时候,油要多放点,少放就不行,“开洋”绝对是属于百搭菜肴和调味良品,你在烹饪其他菜肴的时候,也同样是可以放一点点的开洋哦……
同样是在那个时候,【备注:在那些计划经济的年代里面。】家父陆吉良则是在县城里面上班的,因为路程比较远的缘故,路程少说单趟也要有三十公里至四十公里之间,还因为国家执行的就是单休日政策的缘故,平时一到五的日子里面是不回来的,一个星期也只能是回来一次,也只有等到每个星期六的晚上才会回到家里,等到他到家里的时间,基本上都要到晚上的六点至七点钟左右。在那些不回家的日子里面,他们单位是有食堂的,一日三餐都是在食堂里面吃的。
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可以说令我终生都难以去忘记掉的,这又是属于一件什么事情呢?!这件事情就是--在我就读小学的时候,【备注:我因为和其他人做一个对比与比较的话,就是属于愚笨的人,小学要比其他人多读三年书,每逢单数年级就要多复读一年。】基本上每次只要是一到放寒暑假期间,既由于我的家庭就是属于“双职工家庭”的原因,还由于没有大人带领小孩的缘故,家父就会把我带到他的工作单位里面,做寒暑假作业的时候,不是在家父单位提供的宿舍里面完成的,就是在办公室完成的,晚上就寝也同样是在宿舍里面。
一日三餐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在当时我去家父的单位里面,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就只能是依靠他单位里面的食堂,而且令我至今仍然感觉到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这个就是--在当时所有的人,还全是用搪瓷碗来吃饭的,每个人最起码要拥有三个搪瓷碗,一个用来打饭,另外的两个,一个用来盛汤,还有一个用来盛放荤素菜肴。家父的工作地点距离食堂稍稍有一点远,单趟路程若是走得慢一点的话,大约需要15分钟的时间,快一点走也要走10分钟左右的时间。
我依旧还能够记得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哩,还要是我没有去记错的话,就在某一年夏季的夜晚,时间大概是在晚上六点钟的时候,他和单位里同样不能回家去的同事组织过一次聚餐晚会,就有他的同事:顾银根、俞伯兴、于方林等人,每个人不但各自去单位的食堂里面,各买一碗小菜带到底楼办公室里聚在一起聊天吃晚饭,还有去购买几瓶盐汽水,当时没人去喝酒,而且这样的聚会办过好几次哩……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食堂类别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7年11月02日星期四晚上